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K75316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自从20世纪40年代诞生之后,已经成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最强大的力量,因此也给人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哲学问题。本文将研究计算机在数学系中的应用而引起的数学哲学问题。 计算机在数学中的新应用,产生了一系列的新生事物:50-60年代以来,数理逻辑学家从理论上证明了,数学所特有的演绎证明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由此出现了机器证明;令众多智者苦苦思索了一个多世纪的四色猜想,借助计算机获得了证明:通过计算机的数值实验发现了非线性科学中的混沌和孤立子;70年代之后,得力于计算机强大显示功能的、一门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分形几何在伯努瓦.B.曼德布罗特(Benoit B.Mandelhrot,1924~)孜孜不倦的钻研中诞生了。……计算机在其中不仅改变着传统的研究数学的方式,还引起了人们对有关数学哲学问题的争论;分形几何是不是数学?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是不是数学证明?什么是数学证明?……实质上是关于数学性质的争论。 作者通过回顾计算工具演变的历史,叙述了计算机功能的扩展:从数值计算到定理证明再到数学实验。以此为基础,又结合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和分形几何的建立,引出由计算机变革数学研究方式所带来的争论。然后阐述计算机变革数学研究方式的意义。由于计算机引起大家争论的实质是关于数学的性质,所以就考察历史上人们对于数学性质认识的各种观点,提出并论述了数学的本质在于经验性与演绎性的辩证统一。 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简单地说是: 第一章回顾了计算工具的演变,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促使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叙述了计算机功能从数值计算到定理证明和数学实验的变化,提供计算机变革传统数学研究方式——一张纸、一支笔和几本参考书——的资料。 第二章考察了计算机在数学应用中的两个具体案例: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和分形几何的建立。从人们对它们的争议:计算机是否可靠?计算机证明是否是数学证明?计算机是否要变革数学研究方式?分形几何是否是数学?……指出其背后隐含的实质是人们的数学观,即数学的性质是什么。 第三章面对数学家关于计算机引起的数学中新生事物的褒贬,作者肯定计算机变革数学研究方式的意义,并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加速了数学的发展:不仅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而且还扩大了数学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还揭示了隐藏在计算机中的算法与公理法的辩证关系,为第四章论述数学的性质埋下伏笔。 第四章t通过考察数学哲学史上人们对数学性质的各种观点,再引用一些数学大师对数学性质的经验性与演绎性的论述,首先肯定数学性质的两重性,然后论述经验性与演绎性的辩证关系,从而阐明数学本质上是二者辩证统一的观点。
其他文献
坚持计划经济还是完全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化的重大原则问题。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用市场经济完全
高等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大学生的学业和身体健康,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据19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块不可多得的美玉。千年以来,传颂不衰。这种永久的魅力固然是因其塑造的那个令人喜欢的女英雄,以及这种塑造之中张扬的那种对男尊女卑观念的
近些年,各种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为了做好灾后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效率,最大化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关键问题是能否在第一时间确定灾区所需的应急物资数量
由于专业分工,许多人无法了解编辑为何物;甚至一些知识密集的大专院校,不多于涉足出版的专家学者和主管领导,往往把编辑行业摆在次要地位。充分认识编辑知识构成,将它摆在编
一段时期以来,文艺界在诸如“多元化”、“拓展思维的广阔空间”等被称为“新观念”、“当代意识”的理论思想推导下,出现了这样一种理论导向,就是在大量引进西方各种文艺流
路面变形沉降是公路深层隐性病害的外在表现,不仅会降低路面平整度和行车舒适度,甚至会诱发翻车、撞车等严重交通事故,而且也是路面塌陷的前期征兆.探地雷达是一种有效的浅地
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所处环境也较为特殊,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各种类型的风险因素,其中一些因素将会对施工进度造成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土木工程
目的探讨营养饮食护理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透析3次~4次/W年龄≥6
1843年上海开埠后,西方文化与生活习俗也随着政治与经济的侵入而进入到上海。上海华洋相杂的社会格局,东西兼容的文化特征逐步形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城市生活中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