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大豆微型核心种质基因多样性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onit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型核心种质是我国23000多份栽培大豆的代表性浓缩群体。对微型核心种质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对微型核心种质的深入评价和挖掘优异基因、发掘新的类型。本研究首先查阅文献中的大豆QTL定位的结果,然后选取与QTL连锁的SSR标记对微型核心种质进行PCR电泳检测。直接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微型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所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微型核心种质不同的生态类型之间的基因多样性以黄淮夏大豆最高。微型核心种质在59个SSR标记位点上共扩增出406个等位基因,平均为6.88个,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在90-355bp之间,基因多样性平均为0.589。 2.不同的遗传连锁群揭示的基因多样性存在差异,按照等位基因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为:C2>M>F>L。基因多样性按照从多到少排列为:M>C2>F>L。说明不同的连锁群其保守性不同。 3.微核心种质中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相比,等位基因数和基因多样性均略低。由于育成品种材料数少,因此说明育成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以作为宝贵的资源利用。 4.利用结构分析软件STRUCTURE划分栽培大豆微型核心种质的遗传结构,结果将所有材料划分为7组。微型核心种质材料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微型核心种质材料本身的遗传结构特点以及包含的育成品种对遗传结构的划分产生影响。 5.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基于模型划分的各组之间LD存在程度不同,其中各个组当中存在显著(p<0.05)连锁不平衡的SSR位点对的比例分别是:Ⅰ组0.041,Ⅱ组0.035,Ⅲ组0.047,Ⅳ组0.023,Ⅴ组0.065,Ⅵ组0.073,Ⅶ组0.069。
其他文献
声音,作为一种无法关闭的感知.其抽象的属性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我们不曾经历,广播走过烽火弥漫的硝烟战场。我们经历过广播最美好的年代,广播也伴随我们成长,留给我们太多
玉米的对生性状是一个新的变异类型,其叶片和果穗均为对生,是高产育种极其珍贵的种质资源。本试验利用对生性状转育获得的六组对生和互生姊妹系,首次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差异;对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还对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选择和组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风油精法制片,对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首
本文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和PCR技术对JY970012群体的15个重组自交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鉴定。并采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对其F
茶氨酸(Theanine)是茶科植物中一种比较特殊的非蛋白氨基酸,不仅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还能诱导动物抵抗非生物胁迫,然而茶氨酸作为一种外源物质在植物方面的研究几乎未见
Background:To successfully eliminate malaria,an integrated system that includes a number of approaches and interventions—aimed at overcoming the threat of anti
Background: Health workers (HW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2 (SARS-CoV-2) infection and a possible source of nosoc
《前赤壁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的传世之作。早在20世纪上半叶《前赤壁赋》就已经被译介到苏联。译《前赤壁赋》并非易事,“赋”的特殊文体特点和作家独具魅力的文风都给
清洁生产的实践表明:企业内外部存在一系列实施清洁生产的障碍约束,要使作为清洁生产主体的企业,完全自发地采取自觉主动的清洁生产行为是极其困难的,营造有利于调动企业实施
在移栽条件下采用三因素两项分组组合试验和在直播条件下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对“贵杂4号”油菜进行研究,分析了各栽培因子对油菜“贵杂4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效应,据
Background: Th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poses 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