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乡村“重男轻女”习俗调查与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男轻女”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长期且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早在周代时期“弄璋之喜”与“弄瓦之喜”的性别差异就已为社会所接受。历史上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高低曲折的变化过程,少数文明开放时期,女性也曾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自由,但“重男轻女”始终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占据主流。研究选取豫北乡村某传统村落作为调查点,通过田野作业和近距离观察,试图探求“重男轻女”习俗在中国乡村基层社会长期存在的原因。“重男轻女”的核心是性别歧视,是一种与现代文明脱节的陋俗。但在基层社会,民众普遍认为“重男轻女”是正确且合理的,顽固坚持了几千年,甚至还将继续延续。对于这样一种阻碍人类文明进步,却被许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传统陋俗,研究的学术价值显而易见。“重男轻女”习俗是乡土社会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并沿袭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及行为模式。文化观念是因,文化行为是果。在乡村基层社会中,“重男轻女”表现为一种群体性观念,指重视男性,轻视女性的封建思想,作用于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产生了一系列“重男轻女”行为,如溺弃女婴、换胎、剥夺女性受教育权与财产继承权、换亲、求子、男性主导家庭生活等。同时“重男轻女”又具有个体差异,个体差异的产生与民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直接相关。伴随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重男轻女”这一传统陋俗不断遭受冲击,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趋势。但是受乡村基层社会的现实需求、文化惯性、精神文化变迁滞后于制度文化变迁等因素影响,“重男轻女”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扭转。要改变“重男轻女”习俗,只有通过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优化婚姻制度、家庭结构、继嗣制度等途径,而这注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望短时间内改变,是不理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使“重男轻女”习俗彻底走向消亡非一朝一夕的易事,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个过程,对其中严重损害女性权益违反法律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和摒弃,对人们以男性为主的血亲价值观进行合理引导。
其他文献
从探讨我国现行的集中供热区划入手,在对我国当前集中供热体制背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现状集中供热体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理性分析,认为1908年由中国地学会划定的南北区划
本文从公共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音乐教育活动为例,通过对其历史渊源、品牌建设、形式内容、生态资源、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的
目的用循证医学原理,评价产后育儿班的健康教育效果,以便加强该项健康促进工作.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 00名参加产后育儿班的产妇进行班前班后问卷调查.结果产妇在接受教育
2009年3月底至今,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新型A/H1N1流感病毒(早期也称为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疫情,已造成超过177人死亡,不但放缓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更为严重
经过40年的持续盈利和不断发展,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已经成为我国羊绒服装领域的领军企业。但由于国内服装品牌层出不穷、国外高端品牌不断进入我国消费市场,服装行业激烈的竞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教育部正式针对高中课程体系,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活动,整个过程中,必须充分强调培养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就要求学生体会数学的本质
黄裳《书乐章集后》是宋人中唯一为柳永词集所写之《跋》,该《跋》高度评价柳词歌咏“太平气象”的“词史”价值,提出“词人盛世之黼藻”的词学功能观,在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将“
我国是一个人口拥挤的国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消费者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拥挤。近年来,消费者行为领域对拥挤的关注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这些研究基本上全是实证研究,一
试用语用学中Grice的“合作原则”来解读奥尼尔《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部分片段人物对话的深层含义,从微观角度分析戏剧对话的潜台词,充分展现主人公多重的性格,以及饱受命运折
在汉魏以后的小说与地志散文中,对于岭南地区的物产与风俗反映出两种矛盾的情感态度。对岭南地区的珍奇物产,中土文献中较多的是渲染与神化,反映出的态度是歆羡与向往;但随着与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