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声环境的严寒地区围合住区街道空间设计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ozhucew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道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其物理环境密切影响着街道内行人的舒适度以及街区的环境质量,由于严寒地区冬季时间较长,街道空间环境较为恶劣,给城市居民的冬季室外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因此,严寒地区对于街道环境的改善研究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本文希望通过对严寒地区典型的城市住区街道冬季热—声环境进行研究,比较分析具有不同空间形态的住区街道热—声环境状况,从而总结出最适应于严寒地区冬季气候特点的城市住区街道空间形态。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对于街道热环境及街道声环境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性,通过总结严寒城市住区街道现状,指出围合住区是严寒城市中最主要的居住区形式。之后,通过大量实地调研,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与围合住区街道空间主要特征相结合,最终选取街道朝向、街道高宽比以及立面连续性作为影响围合住区街道热—声环境的空间形态因素,并分别确定其空间尺度。通过现场实测、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以及声学模拟软件Odeon运用,对在不同朝向、街道高宽比以及立面连续性条件下的围合住区街道热—声环境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围合住区街道的朝向、高宽比以及立面连续性对于街道热—声环境存在显著影响。综合考虑街道热—声环境质量时,较好的街道朝向应在位于北偏西30°~北偏东30°范围内;在0.8~1.3范围内,街道高宽比越小,街道的冬季热—声环境越好;同时,立面连续性的改变,即立面是否存在缺口以及缺口形式均会对街道热—声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最后,通过对具有不同空间形态的街道热—声环境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基于热—声环境的街道及建筑空间相关设计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所研究的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的实践课题,是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系统的重要分支之一,同时涉及到了旧建筑改造和博物馆建设相关研究领域的学科知识。文章以旧工业建
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国内众多特大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在人口规模、空间规模等方面均出现了飞速增长;与此同时,城市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第三产
情趣即性情志趣、情调趣味,事物的情趣往往表达了其独特的一面。目前,山地高校的建设常常因为缺乏独特性而呈现出雷同的现象,因此挖掘并表达山地高校自身的情趣,有助于营造出具有
学位
面对城镇化、经济化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忽略了近现代文物建筑尤其是中东铁路建筑的保护与发展,导致大批建筑正在遭受损毁或灭失的威
横道河子是中东铁路干线上一个重要的二等站,位于滨绥铁路线的中点处,是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与运营而兴起的一座近代城镇。与沿线其他同等级的站点城镇相比较,横道河子具有极
街旁绿地因为具有开放性、可达性、袖珍型和多样性等特点,与市民日常行为和生活密切相关,在承载着大量的市民日常活动的同时,也起着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
通过对我国特大城市当前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拓展形式——近郊新城的研究,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借鉴国外相关新城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近郊新城可持续形态构建的理论框架及相关内
本文结合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青岛城区多年来沿海建设特点以及青岛城市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需求,着力研究青岛西海岸滨海区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