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优化研究——以“沪江”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isuifengpi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教育自2015年以来日益成为弥补乡村教育短板、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力手段。但随着时间推移,互联网教育行业“独角兽”众多、“龙头”缺少,负面新闻层出等问题渐渐突显,老牌互联网教育企业“沪江”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当前行业内赛道优化趋势明显,互联网教育企业须进行品牌传播策略上的优化,才能紧跟时代不掉队。
  品牌传播是以利益为驱动,由企业主导,通过多种传播手段,整合地、长期地对受众传播企业品牌中各种内涵,最终追求品牌资产增值的过程。时刻进行品牌传播策略的优化,能够扭转品牌生命进程,帮助品牌永葆青春。为此,本研究以5W模式为思想指导,结合品牌学知识,从定位策略、内容营销策略、整合营销策略三大方面详细分析了“沪江”的品牌传播现状。同时,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与传播效果理论,设计、发布了270份调查问卷,测量了品牌认知度、满意度、偏好度具体如何,并且探索了不同用户在传播渠道、品牌接触、偏好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性,具象化了“沪江”的品牌传播效果。在掌握了“沪江”品牌传播策略现状与效果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沪江”品牌传播策略现存的问题:从企业层面来看,由于品牌定位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品牌理念与员工认识之间存在着差距,导致了品牌不够强势;在内容营销方面疏忽了用户的需要,延伸性与互动性不够,导致营销策略脱离了群众;在渠道方面存在着宣传方式粗放、折价促销频繁等问题,渠道使用事倍功半;受众方面则存在着对受众差异性把握不够的问题。
  本文最后以小见大,从四方面为互联网教育类企业进行了品牌传播策略上的优化。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来说,需要强化品牌定位,抓住教育类品牌“学习”的本质,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指导理念,凝聚成团结强大的品牌形象。从品牌传播的内容策略方面来说,为确保产品品质,应该谨慎延伸产品线广度,致力于拓展产品线深度,研发概念明星产品;同时细分、沉淀社群用户,促进用户分享内容,提高内容运营的效率。从品牌传播的渠道方面来说,应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精准的内容传播;谨慎选择促销的方式,重视口碑的积累;不断探索整合运营新媒体的策略,让创新永不停歇。最后,还需要时刻关注受众群体的变化,及时通过科学方法加以调查,并分众化地制定品牌传播策略。
其他文献
乡土文学是具有中国文学特色的文学,也是最具有地方性的文学,反映的是地域的文化生活特征,展现的是地域的特殊生态景观,体现的是一种别具风情的地域特色。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文学犹如文字的博物馆,保藏着那些纯粹的民族特色的语言,习俗,生活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动植物、食材、景观等。这些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象征,是历史的见证。所以说乡土文学是中国传统博物学的最佳继承者。
  本文着重选取能够更好地体现乡土文学中的博物传统的作家,周作人、汪曾祺、王祥夫三人,并两分诸作家作品为:乡土文学前期与后期。前期指五四新文学至
此次辑录的女性赋主要从《历代妇女着作考》和《历代辞赋总汇》两部工具书中蒐集,共计67位作家,196篇赋。其间有因查找困难只看到残篇的,也有由於年代久远已散佚,仅存目录的,此次一并辑录。辑录按照朝代先後卢列,每个朝代又按照作家出生时间的先後排列,赋作随作家排列。正文按照凡例的标准先叙作者小传,後列赋文提要。作者小传尽量取自史志记载,史志未有记载的选取近人所编辞典中的叙述;提要主要包括该篇赋作的出处、主要内容、写作特点及评价性文字。女性赋原文作为附录缀於正文之後,所标出处是赋文及标点之依据,目的在於方便学者查
李清照词对词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本文立足于文本,从创作接受的角度,探讨李清照词对历代词人创作的影响。第一章为总述,通过统计历代词人和韵李清照词作、化用李清照词句的材料,考察李清照词的创作接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分析创作接受李清照词的词人、词作的构成,探讨其接受特点。第二章、第三章深入文本内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二章,从细处着手,主要分析历代词人对李清照成句的接受,从字面改造、句意研炼、艺术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后世词人对李清照成句的借鉴和创新。第三章着眼于整体词篇,分析词人对李清照
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和“新写实主义”小说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新时期具有鲜明特色的三个文学流派。现有的研究都是对这三个流派的单独研究或作家作品研究,而很少有将这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去探讨它们的关联、共性的。
  本文第一次系统梳理了八十年代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和“新写实”小说各自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相似性,提出将三者统一看作是一股八十年代文学新潮的观点,并分析了八十年代后这一股文学新潮退潮的原因。
  本文第一章探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和“新写实”小说对旧的革命文学进行变革的各自特点。寻根在
【摘要】“以人为本”重视读者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包容读者的弱点,在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的同时,注重满足读者的社会需求,享受尊重、享受使用资源的权利与自由。  【关键词】图书馆工作;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    现代图书馆的职能、存在理由和价值都寓于其对社会公众的服务中,因此,不论其资源建设、服务项目配置以及服务格局和操作细节上,都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并为图书馆的发展赢得空间、赢得
期刊
【摘要】对程序进行优化,通常是指优化程序代码或程序执行速度。优化代码和优化速度实际上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一般是优化了代码的尺寸,就会带来执行时间的增加,如果优化了程序的执行速度,通常会带来代码增加的副作用,很难鱼与熊掌兼得,只能在设计时掌握一个平衡点。  【关键词】标识符;表达式;函数;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Abstract】Carries on the optimization to the
期刊
第五次信息革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彻底颠覆传统的媒介生活方式,媒介全面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传统媒介时代的媒介认知和技能已无法满足新的传播需要,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培养、发展和提升既是民生大计,也是国之重策;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对受众、社会和国家都意义重大。综合研究者们对于媒介素养的认知理解,将其划为使用、理解、评判、参与和创造大众媒介的能力。
  本文以湖北省建始县为研究对象,探讨建始县媒介素养的现状和困境,首先梳理国内外媒介素养文献,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媒介素养能力的四个维度:媒介近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既承担有效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又履行反映社情民意、引领社会舆论、匡正社会风气的义务。贯彻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来是党报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当下,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蓬勃态势,党报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值得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和研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江西日报为案例,对省级党报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更好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研究。论
大众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主要工具,在向公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和移动新闻客户端逐渐代替传统媒介方式,使得大众在获取和阅读信息时培养了的新习惯。新媒体带来的新的信息内容生产方式、便利的传播渠道、网络舆论场与话语权等,也为科学传播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科学传播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基于新媒体语境下科学传播的发展状况,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案例分析,对科学传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对果壳网的科学传播内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存储等技术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方式、获取信息的途径等,品牌传播也需要加快适应新型网络传播环境,探寻适合品牌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
  桂林米粉品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是近年来,桂林米粉品牌的产业发展遇到了困境,比如品牌市场区域分布局限、品牌形象低端及其他米粉品牌行业后来居上。造成的客观原因是因为物流、服务、产品加工技术的限制,主观原因是由于桂林米粉品牌在互联网中的传播影响力不足,传播覆盖面窄,受众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