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河床冲淤演变可视化系统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28399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道地形测量历史悠久,资料丰富,这些资料作为沿岸经济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防灾减灾等工作的基础信息,在江河治理和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水下地形测扫系统的问世,河道测量速度进一步加快、频次也急剧增加,随之产生的海量测量信息,在大大增强信息利用和成果可信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应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表现在信息的科学高效管理和充分利用方面.信息管理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信息的充分利用,同时也严重制约着相关分析手段的滞后,因而,该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综合技术,它具有较强的时空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若将GIS技术应用于河床演变分析,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可对河床演变中的各类时空数据以及描述这些数据特性的属性数据进行各种综合处理和有效管理,研究这些空间实体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多因素信息的综合分析,可以快速地获取满足需要的信息,并能以数据、图形和分析报告等形式表示出来.因此,将GIS技术用于河床演变冲淤分析,可改善传统的河床演变分析方法,增强海量信息的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分析过程与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该文在综述GIS技术发展历程、趋势,分析河床冲淤演变研究方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特点,提出了将GIS应用于河床冲淤演变专题中的思想和方法.为确保河床演变源数据的可靠性,结合源数据的特点,对其滤波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考虑现代水下地形测量的动态特征,提出了适合于地形数据滤波的趋势面法和基于M估计的抗差滤波法,以及适合于动态水位观测数据的卡尔曼滤波模型.考虑可视化图形绘制技术在该专题GIS系统中的重要性,图形绘制方法和绘制精度被深入研究,经过分析和实践,确定了适合不同情况下的最优图形绘制方法和数据内插模型,并对部分方法和模型进行了改进,将这些思想和方法应用于河床演变计算和分析中,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及计算精度,增强了系统的直观表达能力和定性、定量分析能力;为克服GIS在复杂问题分析和求解中的薄弱,深入研究了专家系统、神经网络这些非线性分析方法及其在该系统中的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最后,在多系统、多技术的支撑下,研制了河床演变GIS专题系统.
其他文献
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着国计民生。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或地区进行雨水排水和防洪工程设计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规划设计,决定着工程的投资预
TLR9是模式识别受体TLR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识别含有CpG基序的寡核苷酸CpG ODN,从而启动天然免疫应答。但TLR9的异常或过度活化会导致生理功能紊乱和疾病的发生。Rab7是一类定位
  作者通过实际的工作经历和对设计成果处理软件集中测试与对比,对其使用现状、存在的不足,从结构设计师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分析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
三峡库区蓄水后在库区沿岸形成了落差高达30米的消落带,消落带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受库区水体和库岸污染双重影响,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随着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暴露,消落
我国苜蓿主要种植在盐渍化地区,盐渍化土壤是造成苜蓿产量较低且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盐胁迫对苜蓿耐盐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探索有效的抗盐调控措施,为提高苜蓿鲜草、干
水电站坝后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是一种新型结构型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大型电站中.随着应用的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坝后压力管道的优化设计.三峡水电站压力引水管道采用坝
本文分析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住宅部品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功能性需求。首先,建立了现行住宅部品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过程模型;其次,在总结现行管理模式中所存问题的基础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再加上食物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等加快了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结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和化疗,其极易复发,同时产生耐药性,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已获得多种抗结肠癌临床药物,如:紫杉醇,依立替康和长春新碱等多种小分子药物。以上三大类抗结肠癌临床
学位
黄山风景壮丽,著名景点中的奇松、怪石更是闻名海内外,古人称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相信黄山的魅力对于每一个爱好盆景艺术的朋友都有着不同的吸引力。每个
  采用液压伺服试验机对C40、C45等级的混凝土试件进行直接动弯拉破坏和荷载历史的动弯拉破坏试验。系统分析了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