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功名终身化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后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隋唐到明代,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国家为完善科举制度与笼络科举士子,逐步创立了科举功名制度。科举功名制度的产生,既是士子政治、文化地位提高的结果,也是国家完善官僚政治的重大举措。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身份,科举功名不仅具有终身性的特征,而且让具有科举功名的士子,享有了一定的社会特权与威望。在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控制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科举功名制度为维系乡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身份赋予为研究视角,从身份的资本化出发,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明代科举功名终身化形成的原因、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科举功名终身化对明代社会产生的影响。论文首先引入社会学中的“身份”概念,论述了“身份”的诸多特征并重点分析了身份的资本化特征,即身份可以实现个体价值的增值,比如获得财富、提升威望、提高社会地位。其次,明代的科举功名是士子在具有严格的入学限制的学校和极低录取率的科举考试中获得的,主要包括生员、举人和进士三种功名。这种授予机制下的科举功名,具有自致性、终身性、资本性的特点。再次,在中国古代后期,统治者出于控制官僚的需要,让官僚队伍能够随时保持新鲜血液,就必须建立庞大而又稳定的官僚后备队伍。作为文化承担者的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政治与人生理想,与统治者进行了持久而又坚苦卓绝的斗争。明代科举功名制度最终成为满足双方需求的最佳产物。最后,明代科举功名制度,在保证国家意识形态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横向稳定与垂直方向的有效流通。科举功名的获得虽然可以让士子实现飞黄腾达的愿望,但是在考试内容与考试形式的双重筛选下,读书人最终沦落为皇帝的统治“工具”。而由科举功名制度催生的绅士阶层,不仅承担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更凭借他们在社会上极高的地位和威信,在享有特殊社会权利的前提下,成为统治者在民间的代理人,充当了政府与平民之间联系的重要角色,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正】 目前,一些工厂企业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用新的科学技术改变生产旧貌不十分感兴趣,满足于因循守旧。对提高经济效益,只把眼睛盯在增加设备和投资上。这样做是完不成200
【正】 一、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固定资产投入使用以后,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的作用,它的物理性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使用功能会逐渐丧失,它的价值会相应减少,发生损耗。这种损耗
【正】 我国居民个人收入构成很不合理。如何采取有效的调节手段,实现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合理化,仍是理论界探讨的热点之一。本文拟就个人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现状与成因,及收入
【正】 一、企业产权转让的层次及其价格确定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产权转让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国有企业产权向集体企业或私营企业的转让,也有集体企业产权向国有企业或私营企业的
【正】 最近,笔者就信用社经营利率问题,在江西省宜春地区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去年以来,信用社经营利率倒挂的情况相当突出,已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正常经营,并波及到信用社今
【正】 使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软科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加强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软科学研究成果如何应用等,是各级科委义不容辞的新课题。软科学是近
【正】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民所有制单位中,固定资产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大修理支出的全部,奖励和福利支出的大部分,以及流动资金、行政事业费的一部分均来自预算外资金;约
【正】 本辑重点发表有关“科技成果管理”、“科技成果商品化”与“技术市场”方面的文章要目。文章标题中的黑体字为关键词。著录方法同前。
【正】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罗伯特·W·斯卡彭思1985年编著出版的《管理会计最近发展的评论》是麦克米伦财务与会计系列丛书之一。其中有一章谈到“代理权理论”,
【正】 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对财政体制作过改革的尝试。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冲破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的束缚。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缓慢的趋势,克服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