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劳教青少年脆弱性行为现状及社区干预模式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脆弱性行为尤其是AIDS相关高危行为的防制工作一直是一个棘手且有争议的问题,它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个国家的法律、政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这却是一件不可忽视且亟待解决的事情,它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能否健康和谐的发展。劳教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发生吸毒、性乱和同性性行为等HIV/AIDS高危行为的比例相对较高,是感染HIV/AIDS的高危人群。利用他们在所内劳动改造期间开展HIV/AIDS的干预是必要的,对控制HIV/AIDS在全社会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的基线资料来看,收教的青少年劳教学员,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是非观念淡薄,他们在入狱前大多数有过性经历,且存在着吸毒、打架斗殴和多性伴等高危行为,是HIV/AIDS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国外的经验已证明,及时对那些最有可能感染并传播HIV的人进行健康教育并鼓励他们采取安全的行为方式,是有可能避免HIV/AIDS大规模流行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由于该群体的特殊性,数据资料难以共享查阅,能查到的劳教青少年调查资料更是屈指可数,而且国外相关资料研究均属初步描述观察,调查样本、范围和内容均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国内对相关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还是一项空白。为了解该群体的脆弱性特点,揭示该群体健康现况,探索关键的危险因素,并深入探索校外劳教青少年脆弱性降低的创新工作模式,本研究在提高所内劳教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对劳教青少年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培训及行为干预,并以其为“桥梁人群”通过关键的“桥梁人群”影响并干预一般人群,达到由“点”带“面”的作用,探索并建立本地区劳教青少年相关的监测系统和干预新模式。研究结果显示:1.劳教青少年脆弱性行为远高于普通人群。1.1日常行为与普通青少年群体有较大差异。从调查结果看,劳教青少年入所前吸毒比例占40.2%,喜欢出入网吧、酒吧等场所。上述结果提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烟、禁酒、拒绝毒品等健康教育,扭转吸烟、饮酒、吸毒低龄化趋势,以降低这类危险行为的发生。1.2劳教青少年艾滋病相关脆弱性行为高发。其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未成年组为14.16岁,成年组为15.48岁。商业性伴占首次性行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群,未成年组占23.81%,成年组占14.29%。未成年组一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仅占9.52%,成年组一直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仅占10.71%。1.3劳教青少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未成年组仅为32.51%,成年组仅为40.75%。艾滋病核心知识总体知晓率未成年组为77.63%,成年组仅为74.33%。从上述结果提示,劳教青少年可能由于其更早地进入社会,使其行为更加接近成人,与在校青少年有明显差异。在艾滋病流行中,毒品与不安全性行为在同一人群中同时存在,不仅使该人群本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极大增加,也成为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途径。2.劳教青少年心理行为分析劳教青少年心理问题严重。心理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组焦虑评分(SAS)的标准分为45.35±12.75,成年组焦虑评分(SAS)的标准分为44.24±10.38;未成年组抑郁评分(SDS)的标准分为55.89±11.63,成年组抑郁评分(SDS)的标准分为55.42±9.18,均高于国内常模,但两组之间SDS与S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未成年组社会支持的总评分为33.77±6.36,成年组的标准分为33.85±5.35,均低于与国内常模。艾森克人格评分结果显示,表明年劳教青少年有精神质倾向,孤僻,性格呈内向,喜寻衅搅扰,缺乏是非感、难于适应外部环境,有攻击和仇视表现,适应环境能力差,这与许多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相一致。3.劳教青少年所内干预结果分析艾滋病相关知识可在干预后短时间内迅速提高。通过各种形式的干预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提高,其中未成年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2.51%提高到79.75%,成年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0.75%提高到73.50%。调查对象艾滋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提高,其中未成年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7.63%提高到93.48%,成年组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4.33%提高到85.46%。但部分问题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行为短时间改善不明显。通过长期心理干预我们发现,未成年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有显著提高(p <0.05),接近于正常水平;而艾森克人格评分有改善的趋势但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成年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有显著提高(p <0.05),接近于正常水平;而艾森克人格评分(EPQ)评分中E分(内外向)达到常模水平,其余分值有改善的趋势但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干预逐步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从开始干预到出现明显良好的疗效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提倡长期持续进行心理干预。4.社区“点源扩散”干预模式结果分析4.1四种干预模式均可在短时间内提高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但通过现场深刻教育和心理-社会-家庭综合干预的略优于其余两组。评价并比较A(非干预组)、B(单纯宣教组)、C(现场深刻教育组)、D(正性交际培训组)、E(心理-社会-家庭综合干预组)五组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各种形式的干预后,干预对象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提高,其中B、C、D、E组预防知识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0.21%分别提高到77.50%、82.03%、78.33%、84.37%。本次干预巩固的结果来看,四种点源扩散策略在短时间内均可以提高受试对象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程度,其中现场深刻教育的方式效果又略优于其余两种方式。4.2正性交际培训组和心理-社会-家庭综合干预组对改善受试对象的心理情绪状态略优于其余组。通过比较各组心理干预后的结果发现,B、C、D、E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D和E组艾森克人格评分(EPQ)中E分(内外向)和N分(情绪稳定)较其余两组改善明显(p <0.05)。5.网络干预平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心理行为疏导信息化平台,旨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校外青少年高位行为、艾滋病知识、心理素质、思想动态信息进行网络化管理,逐步建立疾控专家、心理辅导对个体的心理疏导机制,为长期、规范地进行干预提供一种科学、先进、高效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但由于其刚刚建立,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收缩带坏死”(Contraction band necrosis,CBN)是出现在横纹肌细胞内、形态上以垂直于肌纤维长轴的强染色带状结构为特点的一类结构性改变,可由内源性及外源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普及,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工具和j巳罪对象的各式新型j巳罪案件频繁发生,造成的巨大危害也越来越大。怎么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计算机j巳罪相
《刑事照相》课程是警察职业教育侦查专业刑事技术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刑事照相工作是绝大多数刑事犯罪案件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必须的一道工作程序。在《刑事照相》课程目标的确
<正> 我们于1989年6~7月对浏阳县16所县属中学(其中农村15所中学)学生食堂进行了卫生学调查。1 调查结果1.1 场所卫生选址基本上符合卫生要求的12所,占75%,不合卫生要求的4所,
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通信技术与电子信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践应用展开深入研究,重点对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践、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具体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
癔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可见于各种年龄,女性多于男性.韶州师范学校医务室从1995年9月至2000年6月,收治癔病发作11人,全为女性,年龄在16~19岁.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在广播发射系统中,天线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经过它的作用,才能将辐射出来的电流转变成电磁波再传出去,电台的听众才能听到电台播出去的节目信息。随着这一技术的快速
<正> “调解为主”,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十六字”方针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的基本方法。在立志改革,决心以法治国的今天来看,我认为“调解为主”这个提法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需要予以修改。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重刑事轻民事。古代“法”的体系中只有“刑事”部分,而“民事”部分只在“礼”这一道德伦理范围内出现。古时“断官司”,主要指审判刑事案件,一般民事纠纷基本上没有上公堂的习惯,而多在当地族长、乡绅主持下决断。新中国成立以后,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法院主要工
作为基层信息的发掘者和传递者,通讯员采写的东西,往往鲜活、生动、感人,具有一定吸引力和感染力。他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地州党报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一个有力支撑,建设一支
命名实体链接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能够将文本数据转换为带有标注的文本,通过从文本到概念的转化,能够便于计算机快速准确地获取目标信息,在查询意图分析、文本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