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比较优势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相对技术水平的视角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技术和资本方面的优势处于全球产业结构的高端,而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始终局限于初级产品的生产,出口商品附加值低,位于全球产业结构的低端。然而,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出现了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增长,在贸易结构方面也出现了向中高技术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用国外学者新拓展的多国多产业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来刻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演变,由于该理论强调两国的相对技术水平决定了贸易的流动,因此本文用相对技术水平系数来描述代表性国家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变化。最后,本文分析了哪些因素可能决定了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形成和演变,以及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提升制造业的相对技术水平。  全球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和新特点推动着贸易理论模型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贸易理论模型中不断增加假设条件以使模型更接近现实。自加拿大经济学者McCallum(1995)指出距离、边界及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以来,冰川贸易成本假设被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引入贸易理论模型。在此过程中,Jonathan Eaton和Samuel Kortum(2002)文献(EK模型)在给定冰川贸易成本和生产率分布等假设上拓展了李嘉图比较优势思想,从数理上推导出贸易的流动不仅取决于相对技术差异还受地理障碍等贸易成本的影响。Shikher(2012a)将EK模型进一步细化到产业层面,从而使EK模型拓展到多国多产业视角(EKS模型)。  EK模型对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在于引入生产率分布假设,生产率分布密度的指数显示了厂商间生产率差异的大小,其意义在于体现厂商的异质性,使模型更接近现实,同时也解决了生产率数据不可直接观测的问题。由于生产率分布指数的重要性,国外学者用各种方法来估计该指数,但在用真实数据进行估计时,由于发展中国家数据缺失,国外学者多采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OECD国家数据。从过去几十年全球经济的发展来看,各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生产率还是在出口贸易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增长,因此如能增加发展中国家数据,将能更准确地反应各国制造业生产率分布的概况。故本文首先用较新的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重新估计生产率分布指数,力求使生产率分布指数的估计更为准确。  在估计生产率分布指数的方法中,Costinot等人采用约简贸易成本的方法使得估计仅需要贸易数据和产业层面的生产率数据,本文按照Costinot等人的方法,用2005年包含中国、印度等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数据重新估算了生产率分布指数。估计结果表明:第一,OECD国家在自1997年起的8年时间里出现了生产率聚集的现象,生产率差异指数变大;第二,非OECD国家的生产率分布指数小于OECD国家的生产率分布指数,说明非OECD国家的生产率差异较大;第三,本文用整体样本不同的生产率指标估计的生产率分布指数分别为9.52、2.69和14.78;第四,根据模型对其他参数的估计看,生产率分布指数的准确性对贸易壁垒较高的国家和进口渗透率较高的国家影响较大,贸易壁垒大的国家受生产率分布指数变化的影响较大。  在获得生产率分布指数和制造业层面的贸易、地理障碍、生产投入数据的基础上,本文依据EKS模型来估算样本中国家14个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即相对技术水平。并报告了代表性发达OECD国家——德国、日本,以及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六个国家的相对技术水平演变趋势。各国比较优势演变显示:发达OECD国家总体上的相对技术水平较高,但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非OECD国家的相对技术水平起点较低且各国的表现层次不齐;金砖四国在中高技术产业出现了相对技术水平上升的趋势,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的相对技术水平起点系数较中国和印度高,但波动情况也较中国和印度明显。  估计出各国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系数后,本文试图对影响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因素进行研究。从EKS模型中的两国相对技术水平方程来看,两国某产业的比较优势由产业层面的相对生产率差异决定,同时受地理等贸易障碍的影响。基于此思想,本文首先从劳动投入占比、高技能人才占比、研发支出以及人力资本外流等角度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演变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再构建一个计量模型对影响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变化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其中,劳动投入占比衡量了一国要素禀赋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效应,高技能人才占比衡量了人力资本的技术效应,研发支出衡量了产业的创新效应,人力资本的外流占比衡量了人力资本的流动效应。  通过计量模型的分析,本文发现以下事实:首先,不论是整体上还是分产业检验,高技能人才占比和研发支出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人力资本的技术结构和研发支出的创新效应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第二,劳动投入占比整体上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分产业检验的结果显示,劳动投入占比在中低技术制造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如纺织品与服装产业及家具与未分类制造业,说明劳动投入占比对中低技术产业的相对技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第三,人力资本外流占比整体上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具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说明人力资本外流对母国来说更多的表现为人才流失;分产业检验的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外流占比在食品、饮料与烟草,焦炭、精炼石油与核燃料产业,化学产业以及汽车与运输设备产业中出现了显著正向作用,说明人力资本外流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影响存在产业差异。  鉴于劳动投入占比、高技能人才占比、研发支出以及人力资本外流占比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总结了中国制造业在以上方面存在的现状和问题:首先,从中国国内人力资源市场来看,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巨大,但人力资源的文化结构重心偏低。特别是随着出口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对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上升,但中高技能人才的供给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同时,国内人力资本回报偏低的事实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经历也不同。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中国的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正在经历着人力资本外流的过程。中国人力资本的移出规模远大于移入规模,移出的目的地主要为发达国家,且以精英为主;多种因素构成了人力资本外流的原因。虽然中国也出现人才回流的现象,但国内创业环境的不足限制了“海归”回国工作和创业。最后,中国的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不仅超过了发展中国家而且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在研发支出的结构和管理上、以及鼓励企业的政策方面还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针对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以上现状和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中国要继续深化和完善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其次,增加对各类人才的激励,加快高技能人才建设;第三,规划留学人员创业园,鼓励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回国创业和研究;第四,关注民生问题,打造“中国梦”,吸引各国优秀人才到中国工作;第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尝试研发支出税收抵免政策的试点,鼓励各类企业创新。
其他文献
论文共分7章.第1章住房金融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2-4章分析不同国家住房金融机构、住房金融工具和美国住房二级抵押市场.这3章是住房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第4章分析了美国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户籍制度约束的逐步松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
电视问政类节目看似高潮退去,但背后却存在缺乏理性、片面追求一时轰动效应的弊端.本文分析了问政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并从组织架构搭设、问政代表遴选以及选题、借力等方面,提
中国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应该从美国企业购并的历史实践中得到一些启示:一、顺应潮流,迅速实施"大公司、大企业"战略.二、把握发达国家购并风潮的实
沥青路面低温性能是寒区沥青路面设计的主要指标之一,现有的单一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不能满足寒区沥青路面PG技术规范的要求.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常用道路沥青低温性能的PG试验评
  本文着重论述了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理论;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与要求;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步骤,产权制度改革实证分析;以及产权制度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强调指出
在当前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大力拓宽表外业务是无法回避的战略选择.中国应积极营造表外业务良性的运行环境,推选金字塔形的拓展方式--金融
陇撒牧场位于四川省西南缘,是木里藏族自治县内九大牧场之一,作为大香格里拉核心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因此,陇撒牧场景区建设也备受关注.本文结合高原牧场生态环保技术分析与景
该文共包括六大部分."导言"简述了该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基本状况、以及研究中所尝试的创新.第一章从理论角度对国际信贷资金流动的基本金融特征进行综
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探究式学习的意义,探究式学习对教师行为变革,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 Combining with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