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射线暴光学余辉观测系统的建立及余辉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hen113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γ射线暴(Gamma-ray burst,简称GRB)是短时间内(0.1s~1000s),来自遥远宇宙空间的高能γ射线突然增亮的爆发现象,这些大规模的爆发释放的能量甚至超过1053尔格,比超新星爆发的能量还要高两个量级,能在爆发最初的极短时间里点亮宇宙的每个角落。由于其爆发的超高能量,因此被喻为是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现象之一。γ暴自1970年代被美国Vela军事卫星偶然发现以来,就被奉为现代天文学最大的谜题之一,在短短40年的时间内吸引了全世界大批的科学家来研究这一领域。γ暴之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其距离问题,这一目标在1997年得到了突破。借助意大利和荷兰联合验证的BeppoSAX卫星的精确快速定位能力,γ暴的X射线、光学及射电等多波段余辉被一一发现,标志着γ暴研究黄金时代的真正到来,在随后的10年间,γ暴在观测和理论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2004年底美国Swift卫星的发射掀起了该领域研究的又一个高潮。   由于多波段余辉后随观测在γ暴研究中的重要性,快速反应的地基望远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利器,当然还要感谢γ暴坐标定位网(GCN),它能让卫星观测的定位数据在短短数秒之内发布到世界各地,触发随时待命的自动望远镜进行观测,这种观测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余辉的观测效率和探测概率。   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0.8m TNT和1m EST光学望远镜建立的γ暴光学余辉后随观测系统,并且利用这个系统开展的γ暴余辉观测和研究。自2006年该系统建立以来,在3年多的运行观测期间,总共进行了超过50次的观测(截至到2009年4月底),并且成功探测到22个γ暴的光学余辉。其中包括反应速度最快的GRB061110A和GRB090426,都是在该暴爆发后76s即开始观测,还有探测到高红移的GRB060927(z=5.47),以及一类与超新星成协的GRB060218和XRT080109等,获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此外还利用γ暴的标准火球、内激波、正反激波和外激波模型,对观测的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实测数据可以用标准模型进行解释。同时,对于一些未探测到余辉或余辉偏暗的γ暴,从Swift卫星观测的资料中选择了一个扩大的样本,对这一类被称为“暗暴”的特殊γ暴做了统计分析。本论文的具体组成如下:   第一章是γ暴研究领域的综述。介绍了一些背景知识,γ暴及其余辉在观测方面的历史与进展,γ暴理论上研究的基本情况,以及γ暴余辉观测的进展情况,包括GCN介绍以及地基后随观测望远镜的介绍等。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兴隆基地γ暴光学余辉后随观测系统的情况。包括在兴隆基地建立γ暴光学余辉后随观测系统的意义,望远镜、CCD等硬件系统,软件控制系统,观测流程以及观测策略等。   第三章介绍了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孔径测光,PSF测光,定标观测等,以及在IRAF天文软件包下的实现和重新开发的zphot测光包的使用情况介绍等。   第四章介绍了在该系统下所开展的γ暴光学余辉的后随观测情况。概括了自系统建立运行3年多来的总体观测情况,探测效率,红移分布及一些特殊的暴的观测等。   第五章里用γ暴的标准火球、内激波、正反激波和外激波模型,对观测的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   第六章里用了双喷流结构模型对GRB070419A的余辉性质做了解释,结果表明双喷流模型相比标准的单喷流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GRB070419A的余辉性质。   第七章对暗暴性质做了统计研究,从Swift卫星观测样本中选取了一个暗暴样本,统计研究发现,Swift时代暗暴的统计性质与Swift之前时代没有明显的差别。暗暴的产生是由于光学波段偏暗,而X射线波段与正常的暴在统计上没有明显的差别。而主导暗暴的起因很可能就是因为光学波段的尘埃消光。   最后在第八章,对现在的工作做了总结,并对刚刚发射的Fermi(也叫GLAST)卫星和将来的SVOM卫星做了介绍,期待它们的观测能给γ暴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其他文献
小行星探测已经成为深空探测活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而航天器的姿态稳定性一直是探测活动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同时,现代航天器通常又具有复杂的结构,如多刚体、带柔性体和带充液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太阳光球磁场螺度和电流螺度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大样本的统计结果揭示了螺度分布的一个重要趋势:太阳表面的活动区,在北半球的螺度符号主要为负值,在
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根据修正版的依巴谷星表的自行资料对O-B5型星和K-M型巨星的运动学做了重新细致的研究,并将结果与用原依巴谷资料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根
由于大气分子和尘埃颗粒的散射和吸收,来自天体的辐射在经过大气时,其流量不仅被减弱且能谱分布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对于地基天文观测来说,为了得到天体的真实辐射,考虑地球
活动星系核是宇宙中最有魅力的天体之一,它吸引着全球大批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地面和太空的各种望远镜和探测器,也把活动星系核作为最主要的观测目标之一。在活动星系核发现
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的伟大画家之一,也被认为是“荷兰小画派”的的代表人物,但在被遗忘近两个世纪以后,他的绘画艺术才得以重现光彩。与同时期的风俗画家不同的是,他呈现出温
热亚矮星是一类特殊的天体,一般认为,它是由一个燃烧的中心氦核和很薄的外壳组成(外壳质量<0.02 M⊙)。在赫罗图上,热亚矮星通常位于水平分支的蓝端,既所谓的极端水平分支,所
GJ436b是围绕主序恒星GJ436运行的,目前观测到的该系统唯一一颗行星。该行星质量为23.2个地球质量,轨道周期为2.64天,轨道偏心率为0.16。参照气态巨行星的典型潮汐耗散因子,GJ436
星敏感器是现代航天领域中一种高精度的卫星姿态测量仪器,在各类航天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背景恒星为参照物,通过观测图像,提取观测星并由星图识别算法在导航星库中匹配对
论述了以X-1280Y LiNbO3(铌酸锂)作为基底材料的声表面波力传感器的输入换能器和输出换能器的设计,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中输入换能器采用余弦平方函数进行加权设计,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