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灯光罩网的南海中南部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主要优势种的时空分布特征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stins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而中南部海域拥有储量较多的游泳动物资源,其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是,有关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优势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资料相对较少。为此,本研究根据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在南海中南部海域开展的游泳动物调查所获取的数据,系统整理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并在此基础上对游泳动物的数量分布、优势种组成、多样性特征及其各自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此外,研究中还结合环境数据初步探讨了游泳动物主要优势种类的时空分布与环境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包括:(1)两次游泳动物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25种,隶属于14目51科97属。其中鱼类12目46科91属118种(软骨鱼类2目2科2属2种,硬骨鱼类10目44科89属116种),占游泳动物种类总数的94.40%;头足类7种,隶属于2目5科6属,占5.60%。在所有鱼类中,依次以鲈形目(Perciformes)、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和颌针鱼目(Beloniformes)种类数最多。不同季节间游泳动物种类数目差异不大,秋季捕获游泳动物86种,其中鱼类82种,头足类4种;春季捕获游泳动物85种,其中鱼类80种,头足类5种。秋、春两季均捕获的鱼类43种,头足类2种,包括扁舵鲣(Auxis thazard)、短尾大眼鲷(Priacanthus macracanthus)、黄鳍马面鲀(Navodon tessellates)以及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菱鳍乌贼(Thysanoteuthis rhombus)等。该海域秋、春两季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更替率为64.29%,表明研究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季节更替现象。(2)秋、春两季游泳动物重量渔获率均值分别为95.46 kg/h和174.89 kg/h,尾数渔获率均值分别为748 ind./h和2234 ind./h,春季的平均重量和尾数渔获率均高于秋季。总体上,不同季节游泳动物的数量分布趋势略有不同,秋季12°00′N以北各站位的重量和尾数渔获率高于12°00′N以南的站位,其中渔获率高值出现在13°00′N及15°00′N断面;春季各站位间分布较均匀,并无明显的纬度变化趋势。12°00′N以北的西中沙海域由于上升流以及岛礁效应使得海域附近游泳动物浓密集聚,而南海海域有效实施的伏季休渔政策使得海域内游泳动物资源进一步恢复增加,这两方面因素可能是导致秋季调查海域游泳动物数量分布存在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海域游泳动物优势种较为集中,季节间略有差异;少见种在所有种类中占比最大。春季优势种包括鸢乌贼、双鳍舵鲣(Auxis rochei)以及颌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3个种类,其余种类均为一般种和少见种;秋季优势种仅为鸢乌贼和鲣(Katsuwonus pelamis),常见种有6种,一般种有7种,其余为少见种。根据科属进一步划分渔获类群,所有种类中鸢乌贼占绝对优势,金枪鱼类及圆鲹属鱼类也居前列。两个季节出现的少见种大多是秋季或春季独有的种类,而IRI数值较高的种类则在秋、春两季均有出现,表明尽管海域内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季节间存在更替变动,但优势程度较高的种类始终维持着群落的稳定。(4)海域内游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值为1.39,种类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38,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17,总体上2012年秋季的各指数值均高于2013年春季。在不同纬度上,各多样性指数存在差异,主要以12°00′N断面附近为界线,普遍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其中秋季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种类多样性指数(H’)的趋势特征尤为明显。推测海域间生境差异可能是游泳动物多样性呈现南北差异的原因之一。鱼类的分类学多样性方面,研究海域与西中沙群岛海域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值最为接近,可能是由于研究中捕获量较多的站位处于西中沙群岛附近,使得两者具有相似的种类组成。与附近的陆架海域相比,研究海域鱼类△~+值更低。与陆架海域相比,研究海域常年水温、盐度梯度变化较小,由此可能使得海域内栖息分布的鱼类种类形态及亲缘关系较为接近。(5)不同季节鸢乌贼在各调查站位出现频率均较高,说明鸢乌贼在海域内广泛分布。春季各站位鸢乌贼生物量及尾数均普遍高于秋季,可能是由于秋季鸢乌贼繁殖后亲体死亡,而春季形成了大规模的补充群体所致。秋季鸢乌贼渔获率高值主要集中于110°00′E~114°00′E之间、11°00′N以北的站位,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春季各站位的渔获率相对均匀,其分布整体有向南移动的趋势。GAM模型结果显示,空间效应对鸢乌贼的数量分布影响较大,其他水文环境因子的作用不明显。调查海域内鲣的数量分布并不均匀,数量分布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秋季主要分布在112°00′E~114°00′E之间、11°00′N以北的调查区域内,11°00′N以南几乎未捕获;春季调查时11°00′N以南站位出现鲣的零星分布,表明不同季节海域内鲣存在南北分布差异的现象。鲣的渔获率高值两季均出现在13°00′N和15°00′N两条断面。GAM拟合结果表明鲣的数量分布一定程度上受月份的影响,且集中分布在33.0~34.0的盐度范围内,较为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8.5℃~29.5℃。从调查结果看,双鳍舵鲣在调查海域内的分布较为分散,除个别站位外,渔获率在秋、春两季均不高。由GAM拟合结果可知,主要影响双鳍舵鲣数量分布的环境因子包括水温、叶绿素a浓度以及经度,其数量分布多集中在水温29.0℃、叶绿素浓度为0.10mg/m~3左右的调查区域内,并呈现随经度升高而减少的趋势。研究海域颌圆鲹的数量分布季节间差异较明显,秋、春季颌圆鲹的捕获数量呈现量级增加,且其主要分布从调查海域北部15°00′N向南部5°00′N转移。GA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纬度对海域内颌圆鲹数量分布影响较大。研究认为,秋季整个调查海域水温大致相当,海域内上述种类分布多集中于13°00′N~15°00′N附近海域,该处靠近西中沙上升流区,营养物质丰富;而待完成迁徙准备后,在外界条件刺激下,春季上述种类便通过洄游集中至南部低纬度水温较高的海域。
其他文献
探讨了氮化铝 (Al N)粉末合成过程中 ,Al N粉末纯度和粒径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氮气气氛、活性碳、Al N晶体之间的关系 ,以及 Al N中 O的存在原因。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对 A
哈萨克族早期的神话与宗教关系密切,它将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心理特征等包容在优美神奇的神话传说中,构成情调各异的民俗画和风景画,呈现出在特定历史、宗教背景
近日,河南省邓州市国税局召开了由税收管理员、企业办税人员、税务师事务所相关人员参加的2006年度汇算清缴新政策宣讲会。在宣讲政策的同时,该局强调所得税年度申报附报的汇算
报纸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未来几年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通过对SiCw/6061Al与SiCp/2024Al复合材料的蠕变及循环蠕变行为的对比研究发现,虽然SiCw/6061Al复合材料与SiCp/2024Al复合材料相比有较高的蠕变抗力,但其蠕变门槛应力却较低.两种材
西方“主客二分”文化模式以主体区分及统摄客体的方式,来确证人的存在。而我国“天人合一”文化模式则致力于塑造人与周围世界通达的审美化生存方式。“天人合一”文化模式
《原富》作为严复八大翻译中篇幅最长、耗时最久的一部译著,它的译介自其出版之日起便受到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早期国内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纯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这使得《原富》的翻译研究相对落后于其他七部严译名著。不仅如此,现存的《原富》翻译研究多从二元对立角度讨论译文忠实与否问题,没有给予严复本人对其翻译实践的界定以足够的重视。介于此,本文从严复“学我者病”的翻译认知出发,基于“病”选择解构主义
在最近几年中,国内经济的变革以及社会的转型不单单使得社会的财富增加,同时亦造成环境的质量急剧减弱的后果。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高耗能、高污染的模式,而国内工业化发展模式代价主要是环境的受损和污染后果,从而导致国内经济并未有效性地实施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甚至因为环境的质量问题而造成了更为严峻的后果。由于环境问题而造成的群体性事件始终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其中,邻避冲突便是最为明显的一个
《世说新语》是杂记体,而《搜神记》则是杂传体,所以《隋书·经籍志》把《世说新语》归入子部小说类,却把《搜神记》归入史部杂传类。唐代以后对历史的要求日益严格,来自
中亚华裔留学生初级阶段汉字书写不规范,汉字书写偏误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探索此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本文以西北师范大学初级阶段的中亚华裔留学生为例,搜集留学生一年内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