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载条件下不锈钢表面微裂纹损伤的非线性超声检测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常用于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以及核工业等领域的重要设备,但严苛的服役环境可能导致构件表面产生微裂纹等早期损伤,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引发灾难性断裂事故,及时地检出微裂纹等早期损伤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裂纹检测的常用方法,常规超声波检测对尺寸远小于波长的微裂纹等早期损伤不敏感。基于此,本论文选用非线性超声检测技术结合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以理论研究、仿真模拟以及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受载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微裂纹损伤的非线性表面波检测研究,揭示并表征了应力对表面波在含微裂纹损伤材料中传播行为的影响。在对课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的分析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非线性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依据接触声非线性理论解释了超声波遇到微裂纹产生高次谐波的现象,推导了表面波非线性系数,用于缺陷表征。其次,应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创建了受载条件下奥氏体不锈钢微裂纹的非线性表面波检测模型,再现了表面波的传播过程,分析对比了有限元软件的参数设置对模拟效果的影响,实现了应力场与超声场的耦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力对表面波在含微裂纹损伤材料中传播行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发现:(1)恒应力作用下,对于表面深度100~300μm,宽度10~50 nm范围的微裂纹,非线性系数随宽度的增加而减小,二者呈负相关,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二者呈正相关。处于拉应力状态时,微裂纹开口变大,裂纹边界的接触状态改变,张开/闭合的效果减弱,非线性响应弱于无应力状态,而处于压应力状态时情况则与之相反;(2)随着拉伸交变应力σmax从1 MPa增加至5 MPa,微裂纹的接触效应减弱,表面波非线性系数明显减小;随着循环周次从5周增加至200周,微裂纹逐渐开裂,裂纹界面接触面积增加,非线性系数逐渐增大;(3)在激发信号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裂纹密度从0.1增加至0.3,非线性系数增大近4倍,微裂纹密度c可作为非线性超声波检测金属构件损伤状态的定量指标。最后,进行应力腐蚀与交变应力作用下预制微裂纹的非线性表面波检测实验,实现了对载荷作用下不锈钢表面微裂纹损伤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应力腐蚀时间或交变应力循环周次增加,表面波非线性响应均会增强;将两种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互相验证,结果证实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保持较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剪切增稠抛光技术是一种利用抛光介质的非牛顿特性进行抛光的精密加工方法,具有抛光效率高、抛光质量好等优点,近年来引起较多研究学者的关注。在给定的剪切速率区间内,抛光介质的黏度会显著增加,这种动态的剪切增稠效应为具有复杂结构的工件的抛光效率和抛光表面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利用剪切增稠性质,制备了剪切增稠抛光介质,通过添加触变剂、优化各组分配比等措施,提高了抛光介质的稳定性;通过对抛光介质流变性
GH4169高温合金是一种重要的航空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但是,GH4169高温合金的塑性变形系数大、强度高、热导率低、化学活性大、加工硬化大等特点使其在加工时难以保证表面质量,影响零件的加工效率和使用性能。磨削加工是航空航天材料常使用的加工方法,磨削GH4169高温合金材料会产生较大的磨削力,出现磨削温度高、砂轮易磨损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开展了超声辅助磨削GH416
高温合金GH4169由于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包括屈服强度高、力学性能高、抗疲劳、抗氧化、抗热腐蚀、热稳定性等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核能、化工和船舶等领域,尤其用于各类燃气轮机和航空航天涡轮发动机等热端部件。这些零部件中具有各类微孔、深孔和群孔结构,这些孔的一般孔径较小,数量较大,同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高温合金GH4169作为一种典型难加工的材料,传统加工较难实现此类孔加工。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零件开发周期短、可成形精密细小零件、表面质量好、节省原材料等优势,在船舶、汽车电子、军工等领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SLM成形过程中剧烈的温度变化、熔池内流体流动不稳定及粉末排布稀疏等因素,容易导致球化、微观组织不均匀等问题,从而影响零件的表面完整性、使用寿命及性能。因此对SLM加工过程中熔
在大尺寸弱刚性构件的加工过程中,切削引入的残余应力是导致加工变形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热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切削表层残余应力,但是通常热处理不能完全消除切削表层残余应力,因此,确定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对后续加工变形的预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考虑了热处理过程中纯铜车削表层晶粒尺寸和位错密度的演变对残余应力释放的影响,结合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车削仿真模型和热处理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准
压气机静子组件的预装配精度决定了组件能否顺利装入机匣完成静子的制造。静子组件预装配包括夹具定位和点焊两个步骤。当夹具卸载后组件会产生回弹变形,难以保证静子组件的预装配精度。为了减少静子组件预装配回弹变形,本文通过仿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进行夹具结构改进及预装配工艺参数控制。(1)建立静子组件预装配仿真模型,改进夹具结构,控制预装配工艺参数减少回弹变形。根据预装配夹具结构,对夹紧力进行计算和实验验证,确
电火花放电加工广泛应用于复杂微结构和各种硬质材料的加工,但是电火花线切割微结构时,伴随脉冲放电腐蚀过程,极间熔融材料被溅射抛出形成大量电蚀产物,部分电蚀产物极易粘附在已加工表面,形成厚达几十微米凹凸不平的粘屑层,严重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本文旨在揭示微结构中电蚀产物粘附现象的形成机理,探究影响粘附现象的主要加工参数,提出改善和去除微结构表面粘附屑的有效方法。首先,本文以镍基微小蛇形弹簧为
铝蜂窝芯材料,是一种薄壁多芯格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质量轻、在芯格轴向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高速铣削加工是目前最常用的加工铝蜂窝芯的方法,由于该材料在垂直于芯格轴向方向上刚性很低,所以固持和加工蜂窝芯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蜂窝芯变形。为减少铝蜂窝芯的加工变形,开展了固持夹具和加工工艺方面的研究,设计了相应的铝蜂窝芯夹具、并通过ABAQUS有限元仿真和铣削实验,
自上世纪以来,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能源材料,热电材料一直吸引着大量研究者的关注。热电材料可实现热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可在废热发电和固态制冷等领域应用。Cu-Ni-Mn基合金由于其较为优良的Seebeck系数和较大的功率因子而被研究者们视为一种有前景的热电材料。如何进一步提升Cu-Ni-Mn基热电材料的热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探索合适的制备以及加工工艺,进行微观组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