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加之中国核电的高速发展,核设施的邻避效应也随之大规模爆发,给中国的待建核电项目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形成了“逢上必反“的局面。这种消极局面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也会对实体经济发展、社会凝聚认同和政府公信力产生影响。随着党执政理念的新变化,社会治理这一概念被提出,政府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是社会治理思维与模式的创新,对缓解邻避效应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本文在梳理总结邻避效应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相关概念和理论,分别是邻避效应相关概念、治理理论、风险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江门龙湾核燃料项目选址和江西彭泽核电站选址案例的分析,梳理其分别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公众反对核设施选址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出中国核设施建设解决邻避效应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引入相关理论,对邻避效应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包括三部分,首先对邻避效应的发生起点:核风险及核风险认知的形成进行分析;第二,对邻避效应的发生过程:核风险的社会放大过程进行分析。过程包括三部分,通过放大站、污名化以及谣言对风险进行不断放大的过程;第三,邻避效应与风险认知相关性分析;最后是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信任进行分析,只有重塑公众的信任,加强风险沟通才有效。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通过梳理国内外核设施治理经验提出对策建议。首先从政府职责的角度,包括以法律保障公众的参与权;加大对网络媒体的管理,防止造成技术风险的社会放大;避免处理问题的简单化,在科学调查的基础上严肃追责和重塑信任四部分;从核设施邻避效应预防措施的角度,提出对风险进行预警、控制和补偿的措施。从核设施邻避效应化解措施的角度,其中包括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平台;畅通意见反馈渠道、加强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和提高公众风险意识;明确公众沟通中参与治理各方的主体责任;公众参与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四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