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灿粳亚种间杂种F<,1>低温敏感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研究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亚优2号低温敏感不育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基因克隆技术体系.以期获得籼粳亚种间低温敏感不育相关基因,为更好地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细胞学观察发现,受到低温影响时,亚优2号幼穗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期染色体分裂出现异常现象.该研究共采用216种引物组合,对该杂种低温敏感不育的相关cDNA片段进行了分离,获得35条差异cDNA片段,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有的基因在对照中特异表达,有的基因在处理中特异表达;有的基因在对照和处理中都表达,但表达量不同.这些差异条带可能对决定水稻籼粳杂种低温敏感不育的特性起着关键性作用,重扩增35条差异cDNA片段,结果26条差异cDNA片段能重复扩增.把这26条差异片段进行克隆.对其中的11个差异片段测序并进行序列比较,结果如下:DF1片段可能编码的蛋白质与水稻的类SNF2区域/解旋酶区域包含蛋白有一定的相似性.另外,还与富甘氨酸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普通烟草的富羟基脯氨酸糖蛋白前体、酵母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DF2可能的编码产物与植物生长素调控蛋白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另外,还与大豆的生长素调控蛋白、玉米的过氧化氢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DF3可能编码的蛋白与TPR相关的包含蛋白、富组氨酸糖蛋白、锌指蛋白、CDC28/cdc2相关的蛋白激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DF4可能的产物与肽酶M1家族蛋白存在较高的相似性;DF9可能的编码产物与蛋白激酶C、细胞色素氧化酶Ⅲ、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RM型RNA结合蛋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DF11的碱基序列与位于水稻染色体4上的一段序列存在98%的同源性,该片断很可能来自水稻染色体4.DF12碱基序列与位于水稻染色体3的一段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高达99%.另外还与其它染色体存在一定的同源性,推测该片段在水稻中可能为多拷贝的.该片段可能的编码产物与一种可能的逆转录因子多聚蛋白、玉米拷贝型pol多聚蛋白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DF13的碱基序列与位于水稻染色体1的一段序列完全相同,该片段中的部分序列与水稻的蛋白磷酸化酶的序列也完全相同;DF14的碱基序列与位于水稻染色体3上的一段序列存在99%的同源性,可能来自水稻染色体3,其编码的产物与水稻的Ca依赖蛋白激酶、leukotriene A-4水解酶同源性很高.
其他文献
研制了一种自然基质河纯毒素阳性质控样品,通过空白河鲀鱼肌肉基质添加河鲍毒素,配方为C18和石墨化碳粉末,此例中添加剂C18和石墨化碳比例为1:1.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经过高
交换技术是通信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交换节点是组成通信网络的重要枢纽,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在通信专业中尤为重要.传统的考核方法难以及时反馈学生对课程各单元知识点的理解和掌
Objective The coronary anatomic feature and development after thrombolysi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were studied.Mehtods 100 patients with AMI recei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是学生普遍觉得难学的课程之一:一是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太强;二是现在“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等理论课程的学时越来越少;三是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课后
本文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W10、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W3、Y2及其去菌液诱导番茄植株对灰霉病的抗性,并探讨了诱导抗性产生的机理。
冬小麦灌浆期间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形成时间不同,清蛋白和球蛋白主要在籽粒形成期和灌浆前期形成;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主要在灌浆期形成,直至成熟后仍有增长。增加施N量,或中后期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3 fatty acids o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7 to March 2008, 6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
Objectives By observing γ radioactive 103Pd stent affecting the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通过高产田与农户生产田之间的对比、去掉夏玉米冗余器官来阐述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夏玉米产量提高的两个技术途径:(1)群体结构性挖潜;(2)个体功能性挖潜。通过3个年度冬小麦-夏玉米的周年水分利用特征来论证一年两熟生产体系和当下水资源环境的匹配程度;通过春、夏玉米的对比探讨了春玉米替代夏玉米的可行性和方向性。目前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高产夏玉米的群体结构特征高产栽培模式较普通农户栽培模式
将甘肃地域文化融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大文化背景下多元性教学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需要,有其迫切性和时代意义.就具体途径而言,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