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篇理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论文,论述的对象是“新闻媒介”,重点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 本论文的意义在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总的指导原则,对“新闻媒介”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鉴于新闻媒介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论文总体上贯串了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无论是对新闻媒介形态演变的追溯,还是对新闻媒介功能增生的考察,抑或是对新闻媒介本质的探究,以及对新闻媒介观的评析,都充分关照其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 基于新闻媒介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对新闻媒介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论文在谋篇布局上设定宏观的结构共有四章。论文把对新闻媒介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的研究,成为论文整体研究的逻辑起点,随即展开的是对新闻媒介构成的研究、对新闻媒介功能的考察、对新闻媒介本质的探究,和对新闻媒介观的评析。每一章自成一体,相对独立,又以“新闻媒介”为核心连成一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第一章是对新闻媒介构成的研究。 作为传播媒介的一个种类,新闻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与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一脉相承。所以,对新闻媒介构成的研究,首先从传播媒介的演变入手。媒介的演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既伴随着量的积累,也凸现出质的飞跃。从物质状态看,传播媒介每一次革命性的进化形成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古老的媒介、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从社会角色看,上述五个阶段又是现存传播媒介的五个方面和种类。 新闻媒介的构成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既包括历史构成,也包括现实构成和未来构成。我们将网络媒体的出现作为历史构成与现实构成的分界线。 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在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对象、信息量的承载、信息的选择和贮存、最适合的报道形态等方面,具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不同的新闻媒介在合作与竞争中彰显出自己的个性,不同的新闻媒介必须扬长避短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介的发生和发展给我们以启示:第一,从最古老的媒介到最新兴的媒介,传播媒介在形态上经历了从粗糙单一到多样综合的演进。第二,媒介在信息传递上一次又一次实现时间上的延伸和空间上的拓展。第三,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介的发展呈叠加、分化、整合的态势。在网络传播时代,最古老的亲身传播和口头语言传播仍被广泛使用,文字书写和印刷媒介依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依次出现的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并非此消彼长、相互排斥,而是叠加累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融合、长期共存。第四,无论从媒介本身的产生和发展、从媒介拥有的受众(用户)数量,还是从某一具体新闻媒介的发展来看,媒介的发展以加速度向前跃进。第五,媒介发展和科技进步呈良性互动关系。第六,人类的社会交往是新闻媒介发展的内在动力,相互交织的社会需要是新闻媒介发展的外在动力,新闻媒介的发展是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结合和统一。新闻媒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随时需要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 第二章是对新闻媒介功能的考察。 新闻媒介的功能是多样的。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这是新闻媒介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新闻媒介其他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新闻媒介的多元化功能通过社会、个人和社会组织三个向度相互提升。新闻媒介还担负起文化传承、国民教育等使命。新闻媒介也充分眷顾社会组织,使一些非政府组织对社会的贡献得以实现。新闻媒介对个人的社会参与、社会化、审美和娱乐等发挥作用。 人们对新闻媒介功能的认识与挖掘不断深化。第一,新闻媒介的功能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增生,这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尊重新闻媒介自身规律的结果。第二,新闻媒介功能由小众到大众的普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既是现代社会的民主发展替代封建社会专制集权的胜利,也是传播符号和传播技术的规定性所致。第三,随着受众个性化程度的迅速提高,新闻媒介重视由大众到分众的细化,由共性传播向个性传播的转化。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分众化传播进入一个新阶段。第四,从报刊、广播电视,到网络媒体,新闻媒介在功能上实现了时空有限到无限的嬗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的共时感知天性。第五,网络媒体的虚拟性带来新闻媒介功能现实与虚拟的并举。 新闻媒介功能从其释放效应来看,有正负之分。新闻媒介的每一项正功能都可能在功能遇障后转化为负功能,负功能往往是正功能的伴生物。如信息的虚假、滞后、泛滥和污染,信息的垄断与殖民化,信息的娱乐化与媚俗等。 传统媒介的“把关人”地位在网络时代遭遇挑战。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把关人”角色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把关”和“信息过滤”形同虚设,所有的网络用户直接面对广泛而丰富的信息源。但这也为“把关人”提供了转变机遇和新的发展空间。 第三章是对新闻媒介本质的探讨。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又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方面表现出事物的本质。考察新闻媒介的本质,必须厘清参与其中的要素,进而考察这些要素在媒介发展中的交互作用。在新闻媒介这一复杂的系统中,虽然渗透很多要素,但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为工具要素,二为主体要素,三为客体要素。这些要素同生并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新闻媒介动态发展的框架。 新闻媒介是工具。作为全社会新闻信息交流的中介,新闻媒介依赖于社会其他系统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社会其他系统也利用、控制新闻媒介,使之成为自己手中的工具,为完成特定的利益目标而服务。在理论上,这种机会人人均等;但实际上,往往是拥有强大政治、经济权力的部门或集团乃至个人更多地占有新闻媒介。所以,在现实社会中,会出现这样既交叉又重叠的现象:新闻媒介既可以作为个人交往、认知、娱乐的工具,又可以作为政党、政府或集团的舆论、宣传和赢利的工具。 新闻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和放大。新闻媒介是对人的生物性延伸,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新闻媒介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延伸和放大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对人类感官空间的拓展在量和质的规定性上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新闻媒介同时对作为社会的人进行延伸和放大,即对人的思想和意识施加影响,这种影响或潜移默化,或疾风暴雨,或转瞬即逝,或经年累月。 新闻媒介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首先,如果单纯从存在这个角度而言,新闻媒介具有客体性。对事实的陈述是新闻媒介客体性的重要特征,对事实的真实陈述是新闻媒介客体性的基本要求,对事实的客观陈述是新闻媒介客体性的必然。其次,新闻媒介具有主体性,这是新闻媒介在主体和客体现实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中所具有的智能或功能表现,是构成主体本质力量和认知定势的必要因素。第三,新闻媒介呈现出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统一性的重要表现,主体和客体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新闻媒介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晶和纽带。首先,新闻媒介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晶。不同历史时期诞生的新闻媒介,积淀着不同时期的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结果,是主体和客体相关联动态关系的实际结晶。新闻媒介是对人类以往优秀成果的吸取和积累,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媒介,我们可以获取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传播者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和信息,新闻传播主体的需要和本质力量发展水平的信息,以及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展开状况和主客体相关联的具体特点和信息。其次,新闻媒介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纽带。新闻媒介不仅是联结个人、国家和世界的纽带,是社会活动的内聚力,而且纽带的力量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第四章是对新闻媒介观的评析。 这是继上一章对新闻媒介本质的进一步探讨。无论是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还是在西方传播学的有关媒介理论中,都有一些典型而又著名的媒介观,如“工具论”、“喉舌论”、“纽带论”,又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对这些传统的、典型的媒介观进行梳理并作出自己的回答,同时提出在当代甚至在未来我们应该确立的新闻媒介观,是本篇论文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对西方传播媒介理论进行选择性评析时,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热媒介”和“凉媒介”等新奇、大胆、惊人的媒介理论,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都是反常规的,学术界对麦氏的理论从起初就褒贬不一。但麦克卢汉的理论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享有盛名,学界和业界大都认同麦克卢汉的观点,麦克卢汉媒介观对中国新闻媒介的正面影响远大于负面影响。 在未来,新闻媒介的构成将是一个新旧媒介长期共存的格局。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这些新闻媒介现实构成中的重要元素,既相互制约削弱,又相互延伸共荣。在互相拓展和互相挤压空间的同时,带来媒介手段的多样化和网络化,造就更多的新闻资源与新闻需求。新的需求又呼唤新媒介的产生,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为新媒介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 在未来,新闻媒介的功能是多元的。媒介构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新闻媒介总体以及各自承担的功能就有所不同。随着媒介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人们对新闻媒介的功能会有更新的发现和阐述。新闻媒介功能的实现还具有条件性,它既与媒介形态相关联,又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相互动;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媒介功能的实现中,既遵循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期待新闻媒介的功能在当代和将来得到更好的发挥,正是本论文的意义与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