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依然不够完善,很多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有些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规定的执行力度远远不够,仅是做表面文章。此种情况导致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控制的真实情况不能有效识别,信息不对称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缓解,进而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者(包括权益投资者和债务投资者,下同)在投资时会要求高额投资回报,最终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本文正是基于此,从企业融资成本的角度,探讨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以期上市公司能从中认识到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积极执行相关规定,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首先对内部控制审计和融资成本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了解这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成果,为本文的写作打下基础,然后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企业融资成本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理论基础之后,提出了本文的假设。 为了能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企业融资成本的关系,文章将企业融资成本按资金来源分为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在此基础上经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总融资成本,分别用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及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及盈余管理等指标作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建立模型,与总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进行回归分析。主要发现如下: (1)基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企业融资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企业总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均越低; (2)基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与企业融资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为非标意见的企业,其总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均要高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企业; (3)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企业融资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聘请“前10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但对企业股权融资成本和总融资成本的影响却不明显。 (4)基于盈余管理与企业融资成本的研究结果表明: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总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及债务融资成本均显著正相关,而应计盈余管理与企业总融资成本、股权融资成本及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文章又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以“前四大”和“非前四大”为基础划分,作为内部控制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进一步做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实证结果:即公司聘请综合排名靠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显著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对总融资成本和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并不大。 基于前文研究结论,本文从监管机构层面、上市公司层面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三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1)监管机构层面:加大对企业内控审计工作的强制执行力度,对内部控制缺陷制定明确的量化标准,加强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2)上市公司层面:强化内部控制审计意识,重视内部控制审计质量;(3)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建议注册会计师要不断提高其执业能力,保守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