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III上测量ψ(2S)→Ω-Ω+和寻找的激发态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s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介子相比,人们对重子的认识还是比较有限的,许多基本的物理问题尚未解决,比如“丢失的”重子激发态问题,某些共振态的质量宽度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等。特别是对含奇异夸克的重子激发态的研究,如Ω*和≡*等,实验数据非常少。重子谱的研究以及粲偶素衰变到重子对的研究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重子结构和进一步理解粲偶素衰变到重子对的机制,并推动相关物理理论的发展。   本文利用北京谱仪(BESIII)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上采集的106Mψ(2S)数据,测量了ψ(2S)→Ω-Ω+的分支比,精度较过去有很大的提高,并对这一过程的角分布进行了首次测量。利用单边事例重建的方法寻找Ω的激发态,然而限于当前数据样本的统计量,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信号。首次测量了与之有相同末态的ψ(2S)→φ∧∧的分支比。   我们通过研究ψ(2S)→K-∧≡++c.c等过程,首次给出ψ(2S)→K-∧≡++c.c和ψ(2S)→K-∑≡++c.c的分支比,并在K∧≡不变质量谱上第一次观察到xcJ的信号,给出xcJ→K-∧≡++c.c的分支比。利用单边重建的分析方法,在ψ(2S)→K-∑≡++c.c的末态事例中寻找≡*的激发态,通过只寻找K、∧、p/p(来自≡)观察到≡(1820)和三(1690),并得到它们的信号显著性分别为5.6σ和5.0σ。   本文的重要创新点是采用单边事例重建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事例选择效率。我们通过单举inclusive蒙特卡洛样本检查了其正确性,并通过ψ(2S)→φ∧∧和J/ψ→≡-≡+,在真实数据中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还通过J/ψ→∧∧,J/ψ→K+p∧+c.c和J/ψ→≡+≡-详细研究了次级衰变粒子的效率,为以上物理分析结果提供可靠的系统误差分析。
其他文献
生物体系中存在着丰富的纳米尺度结构,它们是生物体具有某些特殊生物功能或者生物特性的基础,研究这些纳米物质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其生物功能。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专门研究
InAs/GaSb二类断带量子阱在新型光电器件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现有关于光电器件的研究多侧重于考虑带间跃迁,即导带与价带间的跃迁,而没有充分利用导带带内跃迁。在
过渡族金属二硫属化合物有着与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和铁基超导体类似的层状结构。由于其准二维特性,大部分母体材料同时具有电荷密度波和超导电性,且二者的关系几十年来一直存在
本论文在激光中继镜系统的现有研究基础上,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对激光通过中继镜系统的传输与变换作了数值模拟研究,为中继镜系统的应用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的
近年来,金属催化硅腐蚀技术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自上而下"制备硅微纳米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1-14]。本文通过金属催化硅腐蚀技术制备了不同种类的硅微纳米结硅微
块体金属玻璃由于其原子尺度上的无序结构,具有独特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常温下块体金属玻璃在外载荷作用下一般无明显的塑性变形,表现为宏观
在托卡马克的物理实验中,磁约束等离子体中粒子输运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考虑到这些循环的工作气体粒子最终以原子形式进入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中通过碰撞电离维持电
分布式干涉型全光纤应力传感系统可以实现连续高精度定位传感,在诸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基于双向马赫一贞德干涉仪的全光纤应力传感系统,用以实现埋设光缆的
聚苯胺(PANI)是唯一能进行质子酸掺杂而非氧化还原掺杂的导电高分子,由于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导电性好、合成简便、容易加工,被认为是众多导电高分子中最具有商业前景的一种,被
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健康与社会发展,虽然问题的集中暴露只是刚刚开始,但已经积重难返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与传统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方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