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变得严重,并且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中,水体污染也日益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主要包括氮污染和磷污染等,氮污染主要是由于水体中大量排放氮化合物引起,长期排放最终会使水体恶化,从而破坏水体生态平衡。传统的生物脱氮主要由自养好氧型硝化菌和厌氧异养型反硝化菌两种不同的菌来完成,但硝化过程本身存在硝化速率慢、对高负荷有机物浓度敏感度高、反应装置庞大等缺点。近年来,异养硝化菌、好氧反硝化菌等新型脱氮菌及工艺的发现,克服了传统脱氮的不足,成为生物脱氮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河北保定市焦庄村防洪堤环堤河的污泥样品中进行了同步硝化反硝化菌的分离。经过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的异养氨化培养基富集培养分离出22株具有异养硝化功能的菌株;通过格里斯试剂检测及纳氏试剂法进行复筛得到15株具有异养硝化功能的菌株,其中6株效果比较好,编号分别为YX3,YX4,YX6,YX7,YX8和YX10。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16S r DNA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确定6株菌都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异养氨化培养基中经过30℃,150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氨氮去除率在72 h后达90%以上。在反硝化培养基中6株菌经30℃,150r/min摇床培养,硝态氮去除率在72h后达80%以上。因此,可以推断6株菌都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能力。6株菌能较好的利用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进行生长繁殖,当以氨氮为唯一氮源时,6株菌经好氧培养,在初始氨氮浓度为77.8±6.26 mg/L情况下,氨氮去除效果在72 h后达88%以上,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24 h内有少量积累,而后又有所降低。在以亚硝态氮为唯一氮源的情况下,6株菌经好氧培养,在初始亚硝态氮浓度为94.3±8.25 mg/L情况下,6株菌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达80%以上,在亚硝态氮去除的同时,硝态氮有少量积累。在以硝态氮为唯一氮源的情况下,6株菌经好氧培养,在初始硝态氮浓度为101.96±9.59 mg/L情况下,6株菌对硝态氮的去除率达87%以上,在硝态氮去除的同时,有亚硝态氮少量积累。可以推测出6株菌对氨氮的利用能力最好,其次是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研究发现,将6株菌的培养液接种于未经任何处理的盐度为约30000 ppm的高氨氮的甾体药物生产企业的的制药废水中,经30℃,150 r/min条件下摇床培养,72 h后检测其脱氮性能时,结果表明,6株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对制药废水均有很好的耐受性,并且脱氮效果较好。在初始氨氮浓度为512.36±78.47 mg/L,CODCr浓度为3983.31±906.32 mg/L的情况下,6株菌对氨氮去除率在72 h后至少达51.67±8.4%以上,CODCr去除率达62.59±5.08%以上。在相同的培养条下,6株菌在制药废水中经为期四个月的连续驯化后,菌株对废水中的氨氮和CODCr的去除率都有所提高,其中最明显的为菌株YX3,经驯化后氨氮去除率较驯化前提高了11.68%左右,CODCr去除效果较驯化前提高了11.52%左右。说明6株菌在高氨氮废水治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