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经后路腰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外科的3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平均年龄55.78±10.12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27例,I度滑脱28例,II度滑脱7例,滑脱节段均为L4-5),行后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记录患者手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按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来评估疼痛缓解及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通过X线检查测量患者手术前后滑脱率、滑脱节段及邻近节段相对椎间隙高度,滑脱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观察末次随访时的融合节段骨性愈合情况,通过比较手术前后滑脱率,相对椎间高度及SL来评价影像学改善情况。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9.2±26.6min;平均出血量469.6±106.3ml,其中1例发生硬脊膜破裂,3例出现神经根牵扯痛,经对症治疗均治愈。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JOA评分分别为23.33±2.06、24.19±2.34、25.14±2.33,与术前15.24±2.97相比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17例,良1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1.4%;ODI评分分别为:15.36±5.36、10.12±5.18、10.06±5.31,较术前43.05±7.26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天的相对椎间隙高度12.2±2.0mm与术前10.6±2.3mm比较有明显增加(P<0.05),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变化不大(P>0.05),滑脱率术后6天0.11±0.03与术前0.36±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变化不大(P>0.05),SL术后6天5.1±1.6与术前6.2±1.8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末次随访5.0±1.5比较变化不大(P>0.05)。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融合器移位、不融合及邻近节段退变(ASD)等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椎管狭窄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正>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较少见的神经系统疾患.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秋末冬初发病较多.我们采用中
本文针对当前电力物资管理的技术现状,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主要工作有:对电力物资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电力物资管理的现状和用户需
目的:探讨小腿外伤后造成足趾屈肌痉挛与合并骨间肌挛缩形成的相关解剖因素,并根据其结果对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方法:查阅历年讨论小腿及足踝部解剖结构的相关文献,根据
研究目的:观察脊柱结核不同病灶组织中总RNA的产量和质量。实验研究方法:3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行彻底清除病灶术,术后用无菌的EP管收集患者的脓液、死骨、肉芽、病灶壁、硬化骨
研究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复的优越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颅面骨缺损患者均选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作者本人收治的颅面骨缺损患者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
目的:慢性疼痛发病率高,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不清,临床防治任重道远。二代半合成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米诺环素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但该作用的细胞学
以中国2853个县(市、旗、区)为研究单元,利用1980、1990、2000和2012年的中国县级行政单元GDP数据和全国1 km格网土地利用数据,通过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和GDP的变化率,
一部分形容词具有能动意义。本文说明了确定形容词能动意义的框架 ,并把相关形容词分为内在的、外在的两类 ,每类又各分两小类。不同类形容词能动意义的强弱有程度上的差别。
目的:探讨骨屑、骨优导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75例胫骨远端骨折病例。其中38例采用骨屑、骨优导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
<正>互联网超级用户与核心供应商共同发起的开放创新,为基础设施硬件行业实现用户需求的高效对接和快速响应、产业创新资源和能力的高效整合以及产业创新生态的构建,提供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