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型尾矿重金属释放规律的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juren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酸盐型尾矿指的是富含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组分的金属硫化物尾矿。本文以广西环江、金城江、南丹3个地区的碳酸盐型尾矿库尾矿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尾矿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Dold七步法分级提取实验,对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其潜在迁移能力。同时,在模拟当地酸雨的条件下对碳酸盐型尾矿进行了静态浸溶实验和动态淋滤实验,研究其重金属释放的规律和动力学。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尾矿样品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25mm以下。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闪锌矿和黄铁矿等,其主要化学元素组成为Ca、Si、S和Fe。环江样品中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是Zn和Pb,Cd和As则含量较少;南丹样品中则是以Zn、As、Pb和Sb含量为主;金城江样品则主要为Zn、As和Sb。除HW-2样品的pH值为5.6外,其它尾矿样品pH值的范围为7.68~8.38,表现为偏碱性且不产酸(NAPP≤0;NAG-pH≥4.4)。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标准判断,尾矿样品属于第一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尾矿潜在迁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环江样品中,各重金属的潜在迁移活性顺序为:Zn>Ni>Cd>Pb>As。南丹样品为:Zn>Ni>Cd>Sb>Pb>As。金城江样品则为:Ni>Zn>Cd>Sb>Pb>As。三个采样地点Zn的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南丹>环江>金城江;Cd和Ni为:南丹>金城江>环江;Pb为环江>金城江>南丹;As为:金城江>南丹>环江;Sb则为:金城江强于南丹。  (3)时间定量为60天的静态浸泡实验结果表明,尾矿样品浸溶液的pH值处在6.6~8.27范围内,pH值随时间变化呈逐渐稳定并缓慢下降趋势。浸溶液Eh值处在1.81~3.06 v之间,浸溶液表现为氧化环境。浸溶液Ec值处在0.5~2.2ms/cm之间,主要表现为前20天快速升高和浸溶20天后的平稳缓慢上升两个阶段。南丹样品重金属Zn的浸出呈现为前期缓慢后期加快的特点,金城江样品呈线性增长。As的浸出在南丹样品中表现为前期增大后期减小,金城江样品As的浸出呈线性增长。Sb的浸出随时间的增加表现为缓慢释放—快速浸出—再缓慢释放三个阶段,Ni的浸出呈现为线性增长。  (4)在60天的淋溶实验中,淋出液pH值多在7.4~8.1之间,变化幅度并不大。淋出液Eh值处在0.17~0.27v之间,表明淋出液为氧化环境。淋出液Ec值主要经历了稳定—快速下降—再稳定三个阶段。尾矿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淋出随着淋滤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释放的过程可以分为初期快速释放和后期慢速释放两个过程。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可用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拟合,双常数方程更优。
其他文献
云南曲靖的读者王蓉来信,希望了解人类和其他动物在基因上的根本区别。下面的文章介绍了科学家对人类和猿类等的基因研究,希望读者能够满意。  观察生物界中的各种生物我们会发现,与人类最相似的动物是现代猿类,也就是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所以当我们思考“人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时,最关键的是找到人和这些现代猿类的区别。  基因决定了人猿区别  过去人们认为使用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技能,现代猿类没有这个本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甲烷部分氧化重整(POM)技术已经被认为是制备氢气最经济合理的办法之一,用冶金和焦化工业的副产品焦炉煤气(COG)制备氢气可进一步降低制氢成本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在焦
<正>~~
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板栗壳作为原料,通过采用柠檬酸酯化和丙烯酸接枝化化学改性方法制备获得CACS和AACS两种重金属吸附剂。基于本研究中AACS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为提高吸附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工作是用实验测定和热力学优化的方法来研究Mn-Nd,Mg-Mn-Nd和Mg-Mn-Gd三元系的相图。在三元系Mg-Mn-Nd和Mg-Mn-Gd的测量中,我们用相图热力学计算(CALPHAD)的方法来外推计算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聚合物/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机械性能,其制备、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是近年来高分子科学中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原位接枝反应为思路,通过混酸处理的方法对多壁碳纳米
根据量子力学和电磁学基本原理,早期宇宙高于绝对零度的真空中,从休眠中苏醒的带电粒子,依靠自旋的角动量和电磁作用,相互吸引绕转,集结成庞大的电磁漩涡体,漩涡体依靠电磁力俘获其他物质,演化成今天的地球。  万变不离其宗,地球自转、地球磁场、地球电场,必然共同起源于地心中的电磁漩涡体,它们之间呈现为三位一体的母子关系。  因此,牛顿以质量为作用力起源,缺乏基本明确的物理定律支持的万有引力,本质上并不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