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在于交通运输之于交通区位的关系,而交通区位之于土地利用具有“鸡生蛋、蛋生鸡”的相互作用,最终又构成与区域空间发展的互动。交通区位作为桥梁,联系着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体现着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的互为因果关系。因为运输的距离、方向、运量及其他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首先是对经济活动区位变化的体现,而交通区位影响着交通运输业的各式网络经济,构成区域区位因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合理布局区域空间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正确评价当前交通运输网络要素的自身特征和运行状态。交通运输网络是一整合了交通运输软硬资源,且覆盖区域地理空间的复杂系统,而陆路交通运输网络是交通运输网络的主体,是联系区域内部各经济主体最为密切的媒介。从空间视角,将陆路交通运输网络的网络形态及其相关参数为基础作为辨识及优化自身运行状态构成区域交通优化的重要着力点。而如何突破单纯以节点数量、路网规模、路网密度等独立且静态评价的评价思路,系统性地考量陆路交通网络的所有要素以及路网技术经济特性对于运行速度、网络节点的辐射范围等形成的传输网络分析是评价区域陆路交通网络效率的重要内容。论文以交通运输网络的技术经济特性分析为切入点,从物流园区的角度辨析其对资源整合、土地利用和城市交通区位的重要影响,提出影响物流园区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可达性状况,据此以提出基于陆路交通运输网络的物流园区可达性的定量化测度方法与评价模型,并借助GIS平台构建GIS-T的网络分析应用流程,并以辽宁省为例展开实证分析。论文主要成果和结论可归纳为:(1)提出基于产品、资源、网络经济的分析构架,阐述了交通运输资源的构成及其网络经济属性,并介绍了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在推进陆路交通网络化方面的实践,提出了我国陆路交通网络化实践的不足;(2)区别以往物流园区的作用分析,本文以经济地理学为基础论述了物流园区的衍生功能及其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城市结构、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三者的相互关系,强调了可达性之于物流园区发挥资源整合能力的重要性;(3)在可达性计算方面,本文以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参量进行测量为基础,并以Voronoi图作为城市辐射范围图层的测量手段,进而克服单纯以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参量进行测量过程中无法对交通需求或者土地利用进行量化的弊端,最后以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求解供给层面和需求层面的可达性数据,最终实现物流园区可达性的综合评价;(4)以ARCGIS作为最终分析工具进行可视化操作,效果科学且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