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搜集近30年来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记载的证型、并发症、方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探究与MM发病相关的脏腑及发病机制,并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找出MM治疗的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为MM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参考和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1989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库、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记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中药和(或)方剂的文献,以“多发性骨髓瘤”或“骨髓瘤”为关键词,按照发表年度进行逐篇阅读,筛选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处方,用office2010对作者、篇名、期刊名称、发表年份、证型、方剂名称、药物进行频数统计,IBMSPSSModeler14.1中Apriori算法、SPSS2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
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文献173篇,处方299首,涉及药物种类282种,累计用药3684频次,针对并发症治疗的共有46篇。结果显示:期刊发表最密集的区域是广东,发表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肝肾亏虚、骨枯髓少是MM最常见的类型;肾功能损害、骨痛是MM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使用频率≥10%共有药物36种,多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清热药,其中黄芪、熟地黄、当归、甘草出现频率≥30%;药性统计中,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肝经、肺经、脾经、肾经。二项关联位居前三的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黄芪→黄精;三项关联组合位居前三的是:续断-黄芪→熟地黄、党参-茯苓→甘草、桃仁-熟地黄→黄芪;四项关联共3组,分别是:白术-当归-黄芪→茯苓、茯苓-熟地黄-黄芪→白花蛇舌草、白术-当归-黄芪→甘草。聚类分析得出12种聚类组合,分别是川芎-白芍,薏苡仁-桑寄生,莪术-黄精,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丹参,山慈菇-淫羊藿-三七,白术-党参-茯苓,白花蛇舌草-续断-补骨脂,熟地黄-黄芪-当归,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全蝎-蜈蚣-杜仲-女贞子-牛膝。
结论:
MM的病位在肾与骨,与肝、脾、肺密切相关,肝肾亏虚是MM发病根本的内在根本,“血瘀、热毒”为主要病理因素,脾、肺二脏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上以补益肝肾、化瘀解毒为主要大法,常用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补虚药以补肾为主,常用方剂可参考桃红四物汤、八珍汤、犀角地黄汤、右归丸等。
本研究通过搜集近30年来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记载的证型、并发症、方药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探究与MM发病相关的脏腑及发病机制,并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找出MM治疗的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为MM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参考和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1989年12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库、维普数据库中发表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记载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中药和(或)方剂的文献,以“多发性骨髓瘤”或“骨髓瘤”为关键词,按照发表年度进行逐篇阅读,筛选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处方,用office2010对作者、篇名、期刊名称、发表年份、证型、方剂名称、药物进行频数统计,IBMSPSSModeler14.1中Apriori算法、SPSS2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
结果: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文献173篇,处方299首,涉及药物种类282种,累计用药3684频次,针对并发症治疗的共有46篇。结果显示:期刊发表最密集的区域是广东,发表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肝肾亏虚、骨枯髓少是MM最常见的类型;肾功能损害、骨痛是MM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使用频率≥10%共有药物36种,多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及清热药,其中黄芪、熟地黄、当归、甘草出现频率≥30%;药性统计中,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肝经、肺经、脾经、肾经。二项关联位居前三的是: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黄芪→黄精;三项关联组合位居前三的是:续断-黄芪→熟地黄、党参-茯苓→甘草、桃仁-熟地黄→黄芪;四项关联共3组,分别是:白术-当归-黄芪→茯苓、茯苓-熟地黄-黄芪→白花蛇舌草、白术-当归-黄芪→甘草。聚类分析得出12种聚类组合,分别是川芎-白芍,薏苡仁-桑寄生,莪术-黄精,牡丹皮-赤芍,桃仁-红花,生地黄-丹参,山慈菇-淫羊藿-三七,白术-党参-茯苓,白花蛇舌草-续断-补骨脂,熟地黄-黄芪-当归,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全蝎-蜈蚣-杜仲-女贞子-牛膝。
结论:
MM的病位在肾与骨,与肝、脾、肺密切相关,肝肾亏虚是MM发病根本的内在根本,“血瘀、热毒”为主要病理因素,脾、肺二脏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上以补益肝肾、化瘀解毒为主要大法,常用药物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为主,补虚药以补肾为主,常用方剂可参考桃红四物汤、八珍汤、犀角地黄汤、右归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