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视频质量评价模型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业务的普及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在这股浪潮中,仅对视频传输协议进行监测的业务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对视频质量进行监测的算法成为了新的需求点。在众多视频质量评价模型中,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模型以其符合用户主观感受的特点成为较理想的评价模型。传统的视频质量评价模型往往只注重于视频的绝对误码率,其评价机制无法体现出人眼对评价的影响,常造成评价结果与主观感受相偏离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结合人类视觉特性的视频评价方法,该方法将传统的绝对误码率与影响视频评价的人眼特性结合起来,建立了符合用户主观感觉的质量评价模型。本课题从影响视频质量评价的重要参数入手建模,首先分析了块效应和噪声情况对视频质量的影响,然后结合人类视觉特性对二者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块效应的评价算法不仅计算了块边界的亮度差,还综合了活动性和亮度对人眼的掩盖性、人类主观感觉的非线性对块效应做出了评价,从而使评价结果更符合人类的主观感受。噪声情况的评价算法提取了视频的内部特征,通过视频序列的连续性对噪声情况做出了评价。最后,本文研究了用户对视频中块效应和噪声损伤的视觉感受建立了模型。此外,本课题还编码实现了提出的模型,通过主观和客观实验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正确评价视频的质量等级并且具有优越的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端的新媒介不断涌现。微信因其内容微型化、可迅速传播扩散,支持实时对讲,且集社交、通讯、平台与一体等特点,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高度认可。微信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兴起于20世纪末,应用前景广泛。本论文是“古代建筑虚拟修复与保护”研究子项目基于VRML古代建筑动态漫游系统
节点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的主要支撑技术之一,即根据少数己知位置的节点,按某种定位机制确定自身位置。WSN中的传感器节点在存储、计算和
目前,计算机在航空、军事等关键领域已广泛应用。在这些领域中,计算机系统可靠稳定的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任何计算机系统受电磁脉冲的干扰都会产生一些故障,这些故障可
文本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其数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极速膨胀。文本聚类作为一种无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已成为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摘要和导航的重要手段,为越来越
在当今机器人技术领域,群机器人通过个体间的交互涌现出的群体智能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可以完成单一机器人和多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因此有关群体机器人的研究日益得
作为信息系统核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保存着大量敏感信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非法用户的访问。仅有自主访问控制,不能控制信息在不同安全级别的主体间传播。强制访问控制通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资源很有限,却集成了监测、控制以及无线通信等多种功能。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的节省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编码理论的提出,为提高网络性能、节省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Internet)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提供的信息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态势,面对Web信息以几何级数不断增长的情况,如何能够快速获取对用户更有价值的、更有质量的信息
P2P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它具有可扩展性,容错性等特点,在P2P环境下进行资源定位是P2P研究的核心问题,目前P2P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但如何在大规模的P2P网络中进行可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