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N蛋白抑制IFN-β产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亚科,可分为α、β、γ、δ四个属,其中α、β冠状病毒主要感染哺乳动物,γ-冠状病毒主要感染鸟类,δ-冠状病毒既可以感染鸟类,也可以感染哺乳动物。自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爆发以来,对冠状病毒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冠状病毒被发现,如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2014年在美国爆发的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而且,随着环境条件变化或免疫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老的冠状病毒也发生了变异,导致新的变异毒株出现和流行,如2010年底在我国大流行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毒株。这些新发与再现的冠状病毒,给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构成了巨大威胁,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N)是冠状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也是冠状病毒编码蛋白中表达丰度最高的蛋白,在病毒的复制与免疫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前的研究发现SARS-CoV、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的N蛋白具有抑制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功能,但其作用机制不清楚。本研究对可以感染哺乳动物的三个冠状病毒属的代表性病毒,包括PEDV(α-CoV)、SARS-CoV和MHV(β-CoV)、PDCoV(δ-CoV)的N蛋白抑制I型IFN产生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PEDV N蛋白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的机制以PEDV变异毒株AJ1102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克隆了N蛋白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细胞后发现超表达N蛋白能显著抑制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EV)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以及IFN-β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且抑制IFN信号通路中关键转录因子IRF3以及NF-?B中的激活,提示PEDV蛋白具有拮抗IFN-β产生的特性。进一步分析了诱导IFN产生的RLR(RIG-I-like receptor)通路中的信号分子(RIG-I、MDA5、IPS-1、TRAF3、TBK1、IKKε、IRF3等)对N蛋白拮抗IFN-β产生的影响,发现PEDV N蛋白能抑制TBK1/IKKε及其上游分子介导的IFN-β产生,但不抑制IRF3诱导的IFN-β产生,推测PEDV N蛋白可能作用于RLR信号通路中的TBK1/IKKε或TBK1/IKKε与IRF3之间的信号分子。同时,还分析了PEDV N蛋白与RLR信号通路中各分子的相互作用,发现PEDV N蛋白仅与TBK1/IKKε存在相互作用,提示TBK1/IKKε是PEDV N蛋白的作用靶点。随后的研究证实,PEDVN蛋白通过与TBK1结合,导致TBK1与IRF3的结合能力降低,从而阻碍IRF3的磷酸化和核转运,最终导致IFN-β的产生受到抑制。2.MHV和SARS-CoV N蛋白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的机制PEDV属于α-冠状病毒属,而MHV和SARS-CoV属于β-冠状病毒属。为了探讨MHV和SARS-CoV编码的N蛋白是否与PEDV N蛋白采用相同的机制抑制IFN-β产生,分析了MHV和SARS-CoV N蛋白与TBK1/IKKε的相互作用,发现MHV和SARS-CoV的N蛋白均不与TBK1/IKKε相互作用,而且还发现MHV的N蛋白与以前报道的SARS-CoV的N蛋白一样,不抑制RIG-I和MDA5介导的IFN-β启动子激活,提示MHV和SARS-CoV的N蛋白可能作用于RIG-I/MDA5或其上游的激活分子,与PEDV N蛋白拮抗IFN-β产生的机制完全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MHV和SARS-CoV的N蛋白均不与RIG-I/MDA5存在相互作用,但与对RIG-I/MDA5具有激活作用的dsRNA结合蛋白PACT(Protein activator of the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kinase)存在相互作用,而且还发现PACT可以激活RIG-I和MDA5激活的IFN-β启动子活性,但这种激活均能被MHV和SARS-CoV N蛋白抑制,提示MHV和SARS-CoV的N蛋白可能通过与PACT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RIG-I/MDA5的激活。随后的分析发现MHV和SARS-CoV的N蛋白与PACT的相互作用是依赖RNA的,MHV和SARS-CoV的N蛋白与RIG-I/MDA5竞争性结合PACT,减弱了PACT与RIG-I/MDA5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了RIG-I/MDA5介导的IFN-β产生,是一种完全不同于PEDV N蛋白的作用机制。3.PDCoV N蛋白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的机制PDCoV属于新确定的δ冠状病毒属,也是目前δ冠状病毒属中唯一成功在体外分离到病毒的δ冠状病毒。由于是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目前对其免疫学特性知之甚少。为了探究PDCoV N蛋白是否也能像其他冠状病毒的N蛋白一样具有拮抗IFN-β产生的特性,我们首先用IFN-β启动子荧光素酶系统、荧光定量RT-PCR以及ELISA等多种方法证实PDCoV N蛋白能够抑制IFN-β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DCoV N蛋白不能抑制RIG-I/MDA5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激活的IFN-β启动子活性,但是能抑制SEV激活的RIG-I和MDA5活性。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与MHV和SARS-CoV N蛋白不同,PDCoV N蛋白能够与RIG-I相互作用,且相互作用区域是RIG-I与PACT或dsRNA结合的解旋酶结构域(Hel)和C端结构域(CTD)。进一步的分析发现,PDCoV N蛋白与RIG-I的相互作用导致RIG-I与PACT或ploy(I:C)的结合能力降低,从而抑制RIG-I/MDA5的激活及下游IFN-β产生。更有意义的是,PDCoV N蛋白也是一种RNA结合蛋白,并且与PACT也存在相互作用。但对PDCoV N基因的截短突变分析发现,PDCoV N蛋白抑制IFN-β产生的区域主要是其N端结构域(NTD),CTD不具有抑制IFN-β产生的功能。深入分析发现NTD主要负责N蛋白的胞浆定位和RIG-I结合等功能;而CTD主要负责N蛋白核定位和RNA结合功能,这些特征对PDCoV N蛋白抑制IFN-β产生无益。综合上述研究结果,PDCoV N蛋白拮抗IFN-β主要是通过与RIG-I的Hel和CTD结构域结合,导致RIG-I识别或结合PACT和dsRNA能力下降,抑制下游信号通路传导,最终抑制IFN-β产生。通过对PEDV、MHV、SARS-CoV以及PDCoV的N蛋白拮抗IFN-β产生机制的研究,发现不同冠状病毒属的N蛋白采用不同的策略拮抗I型IFN产生,表明冠状病毒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的机制十分复杂。
其他文献
<正>园林的形成与发展,除了源于物种的多样性之外,更要归功于人类对植物生长与组合的干预,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审美要求。尤其是彩色植物的应用,造就了大江南北丰富多彩的园林
<正>水墨曾经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最重要的载体,有着渊源深厚的文脉传承。自20世纪以来,作为中西文化碰撞的"改造物",中国画进行了多向度、多维度的探索,尤其是85’新潮之
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下,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已成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关键之一,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如何提升
针对现有球磨机驱动系统通过齿轮传递转矩,造成传动链长、占用空间大、效率低、需要经常维护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包绕式模块化永磁直驱电机。将球磨机磨筒作为转子支架,取
就煤矿开发中在用设备安全检验的意义与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煤矿通过对设备的安全检测,查出其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为使用单位提供在用设备的实际情况。煤矿工作人员要对在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定调"大统战",为新时期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然而,镇级统战工作长期处于工多人少的境
<正> 中国近代生理学始于何时,很难查考出确切年代。1887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医学杂志,即由外国传教士主办的《博医学会杂志》(China Medical Journal,现在的《中华医学杂志》
钢丝绳芯输送带具有抗拉强度高、耐摩擦能力大、抗冲击能力强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煤炭、矿山、港口、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接头是整条钢丝绳芯输送带最为薄
油菜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种植区域广、种植面积大,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油菜收割工序繁琐是阻碍油菜大面积推广的一个主要问题,而油菜联合收割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国内市场上出现的油菜联合收割机是在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改装而来,实现其基本功能之后,还需要进一步考虑精简结构、降低功耗、减缓振动和噪声、降低损失率等问题。割台作为油菜收获机的关键部件,不仅会受到发动机、割刀传动系
柯西不等式是由大数学家柯西(Cauchy)在研究数学分析中的“流数”问题时得到的,其应用不仅形式优美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三例例说柯西不等式的应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