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煤系复合储层裂缝穿层扩展机理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水力压裂在岩性与结构复杂、黏土类矿物含量高、塑性强的煤系复合储层中遇到层界面时,裂缝易出现钝化、“T”型或“工”字型扩展等难穿层问题,提出了采用具有压力峰值高、压力传递速度快的高能气体冲击压裂方法进行穿层压裂的研究思路。重点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煤系复合储层的地质条件、高能气体冲击参量及其对冲击压裂缝穿层扩展的影响规律与机理。研究成果将为煤系复合储层穿层压裂合层高效开采提供压裂方法和工程参数优选的理论依据。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煤系复合储层的地质-工程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临兴区块含煤地层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区块煤系气储层结构特征、力学特征、矿物成分和含气性以及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的施工方案,构建了考虑煤层及其顶底岩性组合、煤岩层及层间界面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应力等地质特征以及水平井布置、初始导向射孔位置、施爆位置和装药量等工程特征的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煤系复合储层的地质-工程模型,为压裂缝穿层扩展数学模型与数值模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建立了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煤系复合储层裂缝动态扩展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以火药燃烧学、流体力学、断裂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火药几何燃烧、气体定常流动、裂缝稳定扩展等基本假设,分析了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煤系复合储层时火药的燃烧过程、射孔孔眼处气体泄流过程、裂缝壁面气体非达西渗滤过程、裂缝起裂和穿层的临界条件,构建了由火药爆燃加载、缝内气体流动、缝壁气体滤失、裂缝扩展和裂缝穿层判别等子模型组成的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缝动态扩展数学模型;以微元法为基础,将裂缝扩展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步长,通过压力变量将每个步长中的各子模型耦合,以时间步长增量为主线变量完成微元间的迭代循环,实现了对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缝穿层扩展数学模型的快速、准确求解。这一成果实现了对复合储层冲击压裂过程中任意时刻裂缝形态的定量描述与层间界面处裂缝是否穿层的判别,弥补了传统模型只能表征单一层裂缝扩展的缺陷。(3)揭示了地质条件与高能气体冲击参量对压裂缝穿层扩展的影响规律。在构建的煤系复合储层冲击压裂缝穿层扩展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基础上,以临兴区块9号煤层及其顶底板组成的煤-泥岩-砂岩复合储层的地质条件为背景,模拟分析了储层地质条件与高能气体冲击参量对压裂缝穿层扩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一定时,裂缝更易由高剪切模量、低泊松比、高密度的储层穿层进入低剪切模量、高泊松比、低密度的储层,界面倾角越小、界面粘结强度越大越有利于裂缝穿层;特定地质条件下,冲击载荷的加载速率越大越有利于裂缝穿层。层间弹性模量差增大时,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缝的穿层高度、宽度与体积均呈线性规律增大;层间泊松比差增大时,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缝的穿层高度与宽度呈负指数规律降低,裂缝体积呈线性规律减小;冲击载荷加载速率升高时,复合储层中压裂缝的穿层高度、宽度、体积均呈指数规律增加;冲击载荷压力峰值增加时,复合储层中压裂缝的穿层高度、宽度呈线性规律增大,压裂缝的体积呈指数规律增大。(4)揭示了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缝穿层扩展的能量机制。在定性分析裂缝尖端能量传递规律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模拟软件,以临兴区块泥-砂岩复合储层为背景,选用指数型粘聚本构模型与Newmark-β显示动态时间积分方案模拟了不同加载速率下裂缝遇到界面时其尖端能量释放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压裂缝穿层扩展的能量机制。结果表明:裂缝遇到层间界面后,穿层方向与沿界面方向缝尖能量释放率的增速比随缝内载荷加载速率的升高呈对数规律增大,说明相较于沿界面方向,高加载速率更有利于穿层方向缝尖能量释放率的增长;裂缝到达复合储层界面时的扩展行为,取决于此时穿层方向与沿界面方向缝尖能量释放率谁先达到各自的临界值,加载速率越快穿层方向缝尖能量释放率的增速相应越快,穿层方向缝尖能量释放率越易率先达到临界值,裂缝越易穿层扩展;高能气体冲击压裂时裂缝内载荷的加载速率相较于水力压裂高5~6个数量级,裂缝尖端的能量更多的向穿层方向传递和集聚,这是相同地质条件下水力裂缝易沿界面扩展而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缝穿层扩展的原因。(5)对煤系复合储层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的最佳起裂层位进行了优选。以临兴区块9号煤及其顶底板组成的煤-泥岩-砂岩复合储层的地质条件为背景,对不同起裂层位下压裂缝的穿层扩展高度进行了模拟计算;以压裂缝穿层扩展高度为评价指标,优选了该复合储层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的最佳起裂层位。结果显示:在9号煤及其顶底板组成的煤-泥岩-砂岩复合储层中,顶板砂岩层厚度1/4处起裂时压裂缝的穿层扩展高度最大,为13.5 m,是该复合储层高能气体冲击压裂的最佳起裂层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尤其随着西部大开发、中西部崛起等战略政策的实施,城乡建设程度加速扩张,机场、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现代化基础工程规模迅速扩大。但是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拓展建设用地,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建设成本等因素,充分利用地形开山造地、平沟建城势在必行。考虑到土质区域性及施工经济性的问题,我国中西部地区位于黄河中
低温变形后镁合金动态再结晶(DRX)晶粒细小,但DRX率较低,无法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针对此问题,本文基于微米SiCp能够促进镁合金DRX形核的思想,研究了颗粒周围变形区(PDZ)的形成机理,分析了高温压缩变形过程中微量SiCp及SiCp周围PDZ尺寸作用下Mg-5Zn合金的组织演变规律,阐明了SiCp及PDZ尺寸对Mg-5Zn合金DRX和动态析出行为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量SiCp
近年来金属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已发展为多层次、跨尺度本构模型的建立,大致可分为宏观唯象本构和微细观本构。综合考虑工程问题的计算规模及成本,工程领域多采用唯象本构模型。建立一个能精确且客观地反映材料本质属性的唯象本构是工程问题可靠性分析的基础。AZ31B轧制镁合金由于其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且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通过轧制加工的AZ31B板材由于晶粒的取向性造成明显的各向异性力
安全环保高效地回收煤炭资源,且广泛适用于保水开采、“三下”开采等特殊开采环境,并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对国家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煤炭企业经济成本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长壁采煤法控制地表沉降效果有待提高,传统条带采煤法存在回采率低等缺陷,完全充填开采具有生产成本高等缺陷。若能将上述传统采煤方法的优点结合,尽可能规避其缺陷,产生一种新的地下支撑方法和采煤方法,则可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炭开采水平。鉴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地质条件的逐渐复杂化,大量复杂困难巷道相继出现,给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了困扰。全长锚固系统作为锚杆支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理解其力学行为和承载特性对复杂困难巷道的围岩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总结现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试验探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全长锚固系统的力学行为和承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了锚固系统的承载特性,系统分析了锚固界面承载的
我国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矿物组成复杂且嵌布粒度细,磁选精矿往往需要利用反浮选进一步脱硅后,才能满足冶金的需要。目前利用反浮选工艺“提铁降硅”已成为选矿厂的必备环节,其技术关键主要是反浮选药剂的开发与应用。铁矿反浮选常采用的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因其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凝固点高,常将其配制成十二胺盐酸盐或十二胺醋酸盐使用,盐酸和醋酸存储困难、药剂配制过程不便、产生的泡沫发粘且长时间难以破裂,造成水和药剂
提到洞穴,对于拥有各种各样洞穴的中国来说,并不是特别稀奇,但是,有一种洞穴在我国却是极其罕见的,这种洞穴就是"海洋蓝洞"。海洋蓝洞如同深蓝色的眼睛一般镶嵌在广袤无垠的海面上。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海洋蓝洞展开了各种猜测,而这些猜测使海洋蓝洞变得更加神秘。那么,海洋蓝洞究竟是什么?海洋蓝洞里面有什么?海洋蓝洞危险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海洋蓝洞的神秘面纱吧!
期刊
不锈钢的使役性能和耐蚀性由所在环境腐蚀行为决定,其优异耐腐蚀性依赖于表面形成的仅有几纳米厚的钝化膜。钝化膜构成以Cr2O3为主,避免了环境介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因此研究钝化膜组成、结构及在腐蚀介质中的腐蚀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从原子层次构建了奥氏体不锈钢钝化膜Cr2O3表面结构模型,分析H2O、Cl介质吸附于钝化膜Cr2O3表面时,对Cr2O3表面稳定性的影响及腐蚀机制;基于高性能奥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势在必行。煤泥水作为煤炭工业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有效的煤泥水固液分离技术成为煤炭清洁利用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研究了化学助滤剂及骨架构建体助滤剂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物理化学复合助滤剂以进一步改善煤泥脱水效果。其次,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分子模拟、扩展的DLVO理论计算等手段揭示了助滤剂与煤泥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镁及镁合金具有独特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接近人骨的弹性模量等优点,在生物医用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镁合金在植入人体后,其过快的腐蚀速率往往会导致局部碱化发炎,破坏植入材料的机械完整性,不能确保其在服役期间正常使用,这极大程度地限制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目前,具有长周期结构(LPSO)的Mg-Zn-Y系合金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微合金化是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