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利塞膦酸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chou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膦酸盐类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重要药物,通常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用药。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变形性骨炎症、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等各种常见的骨病。随着人们对双膦酸盐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其发展十分迅速,已形成三代产品。利塞膦酸钠为第三代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药物中上市较早,疗效明显的强于一、二代产品。但作为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主要药物之一,利塞膦酸钠的缺陷是双磷原子上的四个羟基易与食物中的Ca2+及人体内的微量金属离子(Co2+, Ni2+, Cu2+,Fe3+,Cr2+)鳌合形成配合物或沉淀,从而使其在体内的药物利用度大为降低。为了克服这一问题,通过对该药物分子的结构进行优化,方案是基于利塞膦酸钠的双膦酸母体结构,对双膦酸分子进行脂化或/并环化且引入亲水性基团。按照这个实验方案,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内容:1、合成第三代双膦酸盐类抗骨质疏松的原料药物利塞膦酸钠。2、为探明利塞膦酸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设计合成了利塞膦酸与钙离子及系列过渡金属离子配合物。结果表明,利塞膦酸与过渡金属形成了1:1的配合物。3、为研发利塞膦酸盐类的抗骨质疏松新药,设计合成单一取代、双一取代和环化的三个利塞膦酸衍生物,这些化合物的合成均未见文献报道。4、成功将连接器基团引入利塞膦酸吡啶环的氮原子上,再进一步引入荧光试剂,获得了一种新颖的荧光探针型利塞膦酸药物分子,为研究其药物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基础。以上所有合成的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核磁共振等分析测试进行结构表征,并得以确认。
其他文献
教师教学知识是作为特定主体的教师所拥有的关于教学活动的知识。教师的教学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直接支撑,教师教学知识整合对核心能力有显著的直接正相关。其知识整合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了网络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网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成为GIS的发展方向,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维可视化、三维空间分析、多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已告别了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年代,开始步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部分农产品供给过剩的新时期;农产品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还向世界各地
乌石化公司炼油厂2006年原油处理量将达到550万吨/年,产生含硫酸性水100万吨/年。原炼油厂两套酸性水汽提装置由于设备老化,建南、建北区酸性水同时排放使酸性水汽提装置无法
描述了一种基于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串行线路网际协议),利用RS-232接口进行连接的短波通用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实现,该设备开发过程中使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进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民主法律制度,被国际上誉为“东方经验”,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受到西方主流法治思想的冲击而深陷困境、日渐式微,然而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目的评估抗心衰起搏治疗(CRT)中双室起搏兼顾房室结优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符合ACC\AHA指南CRTⅠ类适应证、成功植入CRT-P/D的慢性充血
为适应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基于FANUC系统纳米插补控制的内涵,对数控系统的纳米插补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简单实用的、实现数控机床纳米插补控制功能
背景:随着齿科粘结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病人对审美要求的提高,齿科树脂充填修复材料替代金属材料已成趋势。由于树脂修复治疗都需要用到齿科粘接剂,因此粘接剂性能越来越受到重
<正>《天妃经》是参加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僧入胜慧在临终时, 命弟子用他所遗留的资财发愿刻印的。其卷首绘有“郑和船队图像,计五列,每列五艘”的插图,船型、尺度基本相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