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基于激光雷达的定位与导航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机器人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并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重点的研究分支,随着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研究兴起,更成为了当下讨论和研究热点。作为移动机器人,保证其能在处于未知环境也能够实现自主定位和导航,也是实现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本文将利用实验室现有Navigator Q2机器人为实验平台,并利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实现本课题的研究。首先,建立实现机器人系统相关模型。针对常规的移动机器人建立其运动模型和观测模型;对论文中涉及到的内、外部传感器模型进行了描述,并确定使用的改进直线模型;实际实验使用国产二维激光雷达,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处理。其次,SLAM部分主要研究基于改进的粒子滤波RBPF的FastSLAM建图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经典粒子滤波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指出经典粒子滤波算法中粒子退化的不足及常用改进:加入重采样过程;将经典粒子滤波算法与扩展卡尔曼算法定性的进行了对比。重点研究在高维复杂环境中,基于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在SLAM中的应用FastSLAM,创新的针对重采样算法的粒子匮乏问题进行了自适应的改进;最后以实验验证改进算法有效性。再次,导航部分主要研究基于栅格地图的导航方法。在导航过程中,利用自适应的蒙特卡洛AMCL算法进行定位;路径规划过程分全局和局部规划两个部分,分别对A*算法、Dijkstra和动态窗口法(DWA)详细地分析,并通过MATLAB仿真进行验证,比较算法优缺点;对于局部路径规划传统DWA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将机器人非质点化,并加入了膨胀区间;最后以实验验证改进算法有效性。最后,利用Linux下的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开发设计控制界面,并分别进行了SLAM和导航方法的仿真实验验证和实际环境的实验。
其他文献
针对实验室(或家庭)等小型区域视频监控系统低成本、高清性的需求,设计一套适合于实验室(或家庭)小型区域的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并在TI公司推出的Davinci系列DM355开发板上
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不仅具有常规矩阵变换器(Conventional Matrix Converter,CMC)所有如输入功率因数可控、输入输出电流正弦、能量可以双向流
H.264视频编解码标准以其高压缩比、高图像质量、良好的网络适应性等优点在数字电视广播、网络视频流媒体传输、视频实时通信等许多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H.264帧内预测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于电能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配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配电网的故障频率也越来越高。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最后一级,其运行的可靠
本文针对考虑非线性特性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就发电机发电率约束和调速器死区非线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建模。将广义预测控制运用到发电机变化率约束非线性自动发电控制系统中,很好地解决了约束问题。本文将调速器死区非线性转换为线性环节,建立起其线性模型,最后将超导磁储能应用到考虑调速器死区效应的系统中,并利用CPS优化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并与模糊PI控制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
从上世纪中叶逐步形成的非线性控制方法主要包括自适应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鲁棒控制、神经网络与模糊系统控制。学习控制发展至今才二十余年,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学习控
边缘检测是图像测量、图像分割、图像压缩以及模式识别等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是数字图像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随着数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算法不断涌现,但每种
与普通飞行器相比,四旋翼飞行器具有操作灵活,结构简单的优点,可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下执行特定任务,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等领域。四旋翼飞行器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其控制方法
本文以工程项目“***伺服系统技术研发”为背景。该系统设计时因特殊任务需求,需驱动不同类型负载,因而系统负载转动惯量存在较大的变化,如在控制器设计时不加以处理,则会造
在带钢连续生产设备和带钢处理设备中,特别是随着工艺设备的改进,机组速度逐年的提高,加工的带钢趋向又薄又宽,要使带钢无故障运送,并且卷取时边缘整齐,这是比较困难的[1][2]。为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