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是第一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德国小说,目前已被翻译成39种语言。在电影《朗读者》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国外平装本跃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二名。1不仅在国外,这部小说在中国大陆短短几年中出现了两个译本,其中第二个译本相当畅销。该作品在国内多以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被宣传、被接受,在2008年岁末同名电影全球上映后,译林出版社于2009年2月推出平装全译本,将该小说定义为“诠释令世界心碎的不能之爱”2的作品,其实这样的解读值得商榷。
本论文通过历史原型的引入和文本分析,揭示纳粹罪犯、叙事者、犹太受害者等人物形象的塑造策略,表现作品中的历史事实重构,证明文本高度人性化罪犯,将罪犯受害者化,模糊罪犯和受害者界限、淡化罪犯罪责,造成读者同情、认同罪犯的阅读倾向。
本论文将通过四部分展开论述:一、介绍《朗读者》的国内研究现状并阐明本论文选题意义。二、依次从罪犯汉娜、叙事者米歇尔、受害者和其他人物展开分析《朗读者》的人物塑造。通过文本分析,证明文本叙事中将罪犯高度人性化、罪犯受害者化的现象。三、从罪犯汉娜的文盲身份和文本对集中营“选人”和死亡行军的描写入手,着重揭示《朗读者》中的历史重构,证明这些历史重构相对化罪犯汉娜的罪责,造成读者同情、认同罪犯的阅读倾向。四、总结说明引入历史原型和相关历史事件作为参照用来解读《朗读者》的必要性以及《朗读者》的人物塑造和历史重构导致高度人性化罪犯,将罪犯受害者化,造成读者同情、认同罪犯的阅读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