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ichun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离子电池作为后锂时代代表性的成员,在大规模储能系统中极具吸引力和应用前景。钠离子电池材料由于其资源丰富、成本效益高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得人们对钠离子电池(SIBs)的研究成为热点。聚阴离子型钠基材料是SIBs中最具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之一,它们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较高的工作电压。然而,这种材料相对较低的导电率和比容量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本文通过对比固相法、前驱体两步法和水热法三种合成方法。发现水法法可合成具有钠离子迁移通道的橄榄石(Olivine)型的磷酸锰钠(NaMnPO4),并对其原料配比、水热温度及碳包覆温度进行了优化。在Na:P:Mn为3:1:1,水热和煅烧温度分别为180℃和500℃条件下,直接合成的NaMnPO4在0.1C时放电比容量为59.6mAh·g-1,Na离子扩散系数为1.31×10-14cm·s-1。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a3-2xMgxV2(PO43/C(x=0、0.05、0.1、0.2)正极材料。通过SEM观察其粒径在200600nm之间,XPS分析结果表明Mg和V分别为+2和+3价。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当x=0.05时获得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可能是因为Mg2+取代Na+形成等量的Na空位引起Na离子扩散系数增加,但Mg取代量过多又可能导致晶格畸变加剧。Na2.9Mg0.05V2(PO43/C在10C、20C和30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C时的98.9%和91.5%和76.2%,在10C下循环1200圈容量保持率为80.3%,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球磨喷雾干燥辅助高温固相法来合成铜取代的Na3V2-xCux(PO43/C(x=0、0.01、0.03、0.05、0.07),并利用XRD、SEM、XPS、EPR和电化学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x=0.05时获得的Na3V1.95Cu0.05(PO43/C样品在50C(5.88A·g-1)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为90.6mAh·g-1,20C(2.35A·g-1)下循环2000周容量保持率为88.2%,具有较好的倍率和循环性能。Cu取代有效提升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7.2×10-2S·cm-1)和钠离子扩散系数(1.695×10-12cm2·s-1),这是由于Cu2+取代V3+产生了氧空位并有伴生电子产生作用的结果。此外,不活泼的Cu2+可作为支柱稳定材料结构,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的体积变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网民观看视频的方式已经逐步从电视转移到手机等移动端,越来越便捷的接受着各种信息,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的扩大,用户数量的增长,参与方式的多样,都成为了行业的经济增长引擎。随着网络视听不再局限于内容消费,行业内的新模式频现,“视频+电商”模式加速了线上与线下的联动,各个电商亦纷纷转换营销思路,转向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使得网络视频行业再起投资狂
由于复杂的工业过程数据具有高维属性、非线性和含噪声等特点,通常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地分类和识别,为此本文提出了 一种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的集成分类器(SOM-EC)方法。通过自
以化学试剂为起始反应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Mn、Mg组合掺杂的α-Fe_2O_3、ZnFe_2O_4以及α-Fe_2O_3/ZnFe_2O_4(掺杂量分别为0、1%、3%和5%,摩尔比),通过XRD、SEM、TEM、EDS、Uv-vis DRS、Mott-Schottky、光电化学等表征方法,系统考察了各级组合掺杂及掺杂量对产物组织、结构、光学性质、光电响应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初步查明Al
智能驾驶是帮助驾驶员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识别路况做出相应判断与响应的技术,利用车载传感器获得环境信息,通过对所得信息的综合运算得出感知结果。交通标志识别是这一技术的重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太阳能电池。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作为活性吸光层在整个器件中起到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两个世界最活跃的地震带上,是世界上遭受震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挡土墙作为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构造物,在地震中经常会因为
我国水稻氮肥施用量大、利用效率低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下降,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研究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栽培调控途径及其机制,
高填方工程建设在提供大量建设场地的同时,也改变了原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带来了新的、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高填方场地的沉降变形大且稳定时间长,在工程建设中就可能有威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大量的需求导致全球一次性能源逐渐枯竭,同时清洁可再生能源占据比重越来越大,各种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高速发展。逆变系统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技术的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已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地铁车站基坑具有开挖深度大,周围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多的特点。因此,在地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基坑工程问题。其中,地下水降水回灌对基坑开挖稳定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不同的地域及其地质条件限制,各地采用的基坑工程降水回灌方法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同时,土体渗透特性等力学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型,其在基坑降水回灌工况下对周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