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的现代化观念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是对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现代化观念的内容及意义进行研究。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以进化史观为基础,论证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从而提出中国必须走现代化这一历史必由之路。陈独秀进而对中西文化作出对比,把文化上的“中”与“西”的关系转化为“旧”和“新”的关系,最终落足于“落后”和“先进”的价值判断上,认为中国必须进行“除旧布新”,走“西化”之路。陈独秀把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看成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力图用西方现代性文化尤其是“民主”和“科学”来架构新的价值体系。在新文化运动前期,其对“民主”的理解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之上的,认为民主的关键在于个人的独立自由,具有自由主义的特征;而其对于“科学”的理解是以实证主义科学观为基础,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倾向。陈独秀在价值重建的过程之中存在着冲突:他强调人权,突出个人的独立自由,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主张“利己利他”,但在其思想中还包含着社会至上的观念;他主张科学,具有“以科学代宗教”的科学主义倾向,但后来却提倡西方基督教进行价值重建,表明了他在“除旧”和“布新”的过程中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他转向马克思主义后才得到解决。
其他文献
在欧洲展会上遭遇知识产权人的狙击,是很多赴欧参展的中国企业挥之不去的心头阴霾。两位实战经验丰富的德国律师应本刊之邀,为中国企业开出应对良方。提交保护信函是最为有效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因应裁厘需要,开始正式征收营业税。依营业税法规定,该税本应由税务机关直接征收。但在当时之条件下,地方政府及工商团体竟不顾中央禁令,私下签订包征协议,普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然而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是“大而不强”,制
19世纪80年代是中朝宗藩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时期。1882年,《朝美通商修好条约》签订后,欧美列强相继进入朝鲜,朝鲜全面开国。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朝鲜自主意识开始增强,近代国
<正>我喜欢蕨,是满心的喜欢。想起它的时候,似乎就有一蓬蕨草,带着双向的羊齿印痕,已经绿蓬蓬地生长在我的身体里了。蕨是最古老的植物,它见过恐龙。想象一下吧,远古时期,这
传记文学是纪实的,它不同于以虚构为生命的小说。然而,传记又往往是传记作 家用文学手笔去还原且凸现传主的历史,这似乎又应了张爱玲的一句话,“历史 如果过于注重艺术上的完整性
5月7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在上每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陪同下,赴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调研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工作。上海大学、上海工
叙述了连续数字语音库的建立及相关辅助工具的开发.
当人们来到水花四溅的喷泉附近,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赏心悦目,亲切愉快。尤其是大城市的居民,因为很少接触乡村或山间的溪流、瀑布等自然水景,所以就更加热爱各种动态的人工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开篇中即明确指出,“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在为各群体开展新对话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与不容忍现象一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