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关于经穴-脏腑相关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观察刺激相关的同一条经不同穴、或相关经穴与非相关经穴、或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对脏腑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的调节方面,而在脏腑生理功能或病理改变后体表经穴出现反映(反应)方面,多数研究关注对比观察机体处于同一状态时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出现的反应,而综合对比机体处于不同状态是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反应尤其是皮肤血流灌注量、温度以及CaM和NO含量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借助心肌缺血损伤大鼠模型,应用生物物理及分子生物学等多种现代技术,对比观察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和不同频率电针干预态)时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血流灌注量及温度变化的规律性特征,以及组织中与交感神经相关分子响应物质CaM、NO变化情况的差异和规律,探寻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相关经穴反映的相对特异性及影响的关键途径和环节,力求从与交感神经相关的生物物理现象和受体分子响应情况变化方面阐释经穴—脏腑相关的科学内涵,为经穴—脏腑相关理论研究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治疗1次组和电针治疗3次组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组(2Hz低频电针治疗)和高频电针组(100Hz)等5个小组,每组10只。电针组大鼠左侧内关穴每日接受针刺1次,于第1天或第3天治疗结束60min后,应用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双侧内关穴和非经非穴区域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和温度,HE染色观测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代谢产物硝酸盐的含量,ELISA法检测CaM的含量。结果:(1)1次电针治疗后各组间比较:与正常组相比较,1次治疗后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与温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1次治疗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与温度均显著升高(P<0.01);内关穴区与非经非穴区域各组皮肤NO含量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内关穴NO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电针“内关”穴组和高频电针“内关”穴组“内关”穴NO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内关”穴组和高频电针“内关”穴组非经非穴区域的皮肤NO含量皆明显降低,而这四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2)3次电针治疗后各组间比较:与正常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模型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与温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3次治疗后低频电针组和高频电针组内关穴区皮肤血流量与温度均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O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频电针“内关”穴组和高频电针“内关”穴组“内关”穴NO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非经非穴区域,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内关”穴区CaM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频电针“内关”穴组和高频电针“内关”穴组“内关”穴区CaM含量显著性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模型组、低频电针“内关”穴组和高频电针“内关”穴组非经非穴区域的皮肤NO含量皆明显降低,而这四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3)1次与3次电针治疗后比较3次治疗模型组较1次治疗模型组内关和非经非穴皮肤血流量皆显著降低(P<0.01);模型三日组较模型一日组“内关”和非经非穴皮肤温度皆显著降低(P<0.01);CaM含量非经非穴区域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三日组较其相应的一日组降低。结论:(1)大鼠心肌处于正常生理态、缺血损伤病理态、缺血损伤后高频电针干预态、缺血损伤后低频电针干预态时,心包经上“内关”穴的皮肤血流灌注量和温度皆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而非经非穴区域并无变化,与非经非穴相对比“内关”穴区的变化具有随心机状态不同而变化的特异性,此结果提示内关穴可以相对特异地反映心肌状态的改变,证实了内关穴的反映与大鼠不同心肌状态相关。(2)大鼠心肌处于不同状态时,心包经“内关”穴区皮肤组织CaM和NO含量存在随心肌缺血损伤而下降的变化特征,结合前面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以及皮肤温度的研究成果,提示“内关”穴区皮肤血流灌注量和皮肤温度的变化与交感神经密切相关。(3)一日组与三日组相比较,皮肤血流灌注量以及皮肤温度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而CaM和NO含量则变化不大,可能与时间差别较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