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生态“幸福”的追寻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亨利·大卫·梭罗通常被称作新英格兰超验主义代表者之一,但是他并不仅仅是一名超验主义者。实际上,梭罗在作品当中探索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批判人们盲目累积物质财富;批驳大众面对不公正现象麻木不仁;指出人们忽视疏远自然带来的危害。梭罗的称呼多种多样,他的作品引起不同的反响。与梭罗同时代生活的大多数人们(包括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和詹姆斯·罗素·洛厄尔在内)对梭罗作品的评价并不高。他们认为梭罗与世间世情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二十世纪的学者们与这些人们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梭罗在作品中传达出对人类世界真切的关注。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例如:在古典和当代哲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梭罗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本篇论文研究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与自然相关的伦理思想。这种思想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幸福”(古希腊文为ευδαιμονια)论的基础上面。亚里士多德声称,人们应该追寻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即“幸福”。“幸福”由各种各样的“善”构成。对于梭罗来讲,这些“善”指“财物的善”、“灵魂的善”以及“身体的善”。论文借鉴深层生态学们的理论,探究梭罗的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与他对大自然的领悟相关。虽然深层生态学者们强调研究荒野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伦理操守,加剧了人与自然之间紧张关系。相比之下,梭罗提出这种紧张关系能够缓解。他的基本理念是人们“幸福”的前提是深刻考量自然的“善”。保持自然之“善”和人们之“善”的平衡,人类与自然都会欣欣向荣,双方紧张关系得以缓解。由此而言,梭罗修正了在荒野保护当中带有激进倾向的深层生态学者们的思想。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共三章)和“结论”三大部分。导论阐明梭罗研究、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和深层生态思想之间的联系。始于文献综述,强调梭罗研究的多个侧面。基于这些研究,提出本文研究问题:梭罗如何在《瓦尔登湖》寻求“幸福”的过程当中产生荒野保护意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介绍相关理论—深层生态学。深层生态学提出人类首当造福自然的思想。论文认同深层生态学注重荒野保护的思想,但不赞同这种激进的主张,即人类须从大自然(尤其荒野)中驱逐而出。本人的观点是缓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有效途径是要找到二者的共性目标。接下来阐释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最高级别的“善”)以及“幸福”与处于从属地位的不同的“善”之间的关系。梭罗在《瓦尔登湖》中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由此表明梭罗确实在这部作品中追寻“幸福”。梭罗的“幸福”由“财产的善”、“灵魂的善”和“身体的善”构成。正文由三章组成。第一章研究梭罗《瓦尔登湖》前六章,基于梭罗在耕种良好土地上得到的审美感受,讨论梭罗“财产的善”。此外,梭罗“灵魂的善”表示通过自己与超灵沟通产生出自我超越的感受。与此同时,梭罗“身体的善”的表示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和享受孤独。在努力获得这些“善”的过程中,通过关注自然的神性,充实了亚里士多德“善”理念。梭罗表达自然富有神性的观点与深层生态学首要谋求自然福利的思想不谋而合。通过展示梭罗伦理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的共通性,揭示梭罗如何先示深层生态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统治者,驳斥人类能够支配自然的观点。第二章继续介绍《瓦尔登湖》中间六章。梭罗将自己定位在“中间地带”,即田园之地与荒野同时存在。在这些土地上,梭罗部分地放弃了财产所有权,以便拥有“财产的善”,即获得更深层次的美感。此外,梭罗还超越自己的感官体验,从而得到了“灵魂的善”,即体会超灵的存在。除了这些“善”之外,梭罗还获得了“身体的善”。通过控制他的动物本能或低级本能,梭罗使自己的身体神圣化。通过发挥低级本能,梭罗发觉自己能更加深刻地读懂野生动物。他与这些生灵建立起一种亲缘关系,随之根除了由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产生的偏见。然而,尽管梭罗渴望继续靠近自然,他却发现自己心生焦虑。因为对于神秘的自然(尤其荒野),梭罗感到非常陌生。第三章研究《瓦尔登湖》最后六章。当梭罗深入理解荒野的时候,他的焦虑得以缓解。通过完全放弃对大自然的控制权,梭罗认识到了荒野的美学价值。于是,梭罗便得到了真正的“财产的善”,即在荒野当中持久地拥有这片土地。梭罗还尊重未经驯化动物的灵魂和未受污染湖水的灵魂,因为他相信这些生物和非生物拥有神圣的“灵魂的善”。圣洁的超灵赋予它们神圣性。当梭罗将自己的身体融入到自然世界当中的时候,他还获得了更高的“身体的善”,结果是梭罗能够超越死亡。梭罗还逐渐意识到了荒野的重要价值:荒野象征未知领域。亲近荒野和保护荒野。于此同时,鼓励人们探索荒野奥秘。梭罗期待在荒野当中能够获得其他的“善”。结论简述全文要点,品评梭罗伦理思想。内容涉及梭罗提倡荒野保护、对超灵的精神感受以及他对人类局限性的思考。总体来讲,梭罗虽然在《瓦尔登湖》中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善”的理论,但是他尚未在这部作品当中全面地把自然的“善”展现出来。从此开始,梭罗继续探索更多自然的“善”意义。在书写《瓦尔登湖》之时,梭罗尚未抵达最高级别的善即“幸福”。梭罗追寻三种“善”的方式开启了人们同荒野建立友好关系的可能性。梭罗认为人类不是有意同荒野对峙。梭罗没有提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二分法。人类可能与荒野和谐共存。这种和谐共存的思想纠正了深层生态学的过激倾向。论文为文学批评与环境保护理论(尤其涉及深层生态学思想)交叉学科研究做出贡献。今后把梭罗的“善”和中国儒道两家“天人合一”思想联系在一起。梭罗常常引用孔子的言语,注重修养德行。他还将自己刻画成为一名孤独的隐士,在静修中享受静谧。梭罗的退隐思想与道家不谋而合。按照这种思路,跨文化研究有很大的可行性。由于选题范围所限,这篇论文尚未充分讨论梭罗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相似性。然而通过分析梭罗“善”的含义,这项研究为梭罗研究中的跨国转向打下基础。通过研究梭罗伦理思想与中国古代圣人思想之间的共性特征,今后研究谋求在全球化语境中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经历了四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支撑各个科学应用的信息模型。由于各个学科和专业在进行信息模型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支撑,导致大量的“信
细菌感染和癌症病例的增加已经成为临床的主要挑战。细菌和癌细胞中连续的基因突变是造成它们对抗生素和药物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已经出现了替代策略。
学位
学位
贝叶斯网络是一种结合概率论和图论的图模型结构,因其在不确定知识表达和推理方面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分析、人工智能、故障检测等多个领域。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构建是参数
促进真皮组织工程支架内血管网络的快速形成,对于提高支架在体内的存活率及促进真皮组织的原位诱导再生至关重要。蚕丝丝素蛋白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明显的免疫原性,
随着排放法规的严苛要求,为实现柴油机的高效率、低排放,需要对缸内燃烧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因此燃油系统的压力波动可以作为柴油机工作过程中可测量的重要参数,可以用于燃油喷射规律和缸内燃烧等参数的预测。但由于目前燃油喷射规律预测模型实时性较差,无法用于控制系统开发。为此本文引入黎曼波的概念,利用黎曼波在特征线上由压力和流速组成的黎曼不变量为定值的特性建立了基于黎曼波理论的燃油喷射规律预测模型,在保证模型
公安民警是我们和平时代做出最大牺牲一群人,始终兢兢业业、恪守岗位,和各种违法犯罪、黑恶势力作斗争,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用他们的付出给我们创造了一方和平、稳定的天地。这种职业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因此责任重大,危险系数高。此次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引导人们走近这一特殊的队伍,意识到警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的警务工作者所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探讨问题的造成原因,同时对于其普遍性、严重性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