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朴散曲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fhm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白朴研究多集中于他的生平与杂剧及词作,是因为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比较丰富.而对其散曲的研究则显得十分薄弱,尚未涉及或解决作品真伪、创作时地与风格流派及其在散曲史上的地位等基本问题.该文以前人对白朴生平研究的成果为基础,用知人论世之法,对白朴散曲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辨、解读和定位.第一章首先对存世白朴散曲的真伪予以考辨,肯定有疑问的8篇中只有2篇为白作.接着对白曲的的创作时地进行考证,以作品隐含的年貌、风物、典章等具有特征性描写文字为内证,以元人选元曲的杨氏二选编刊时地为外证,认定白曲现存作品都是他四十岁后移居江南的后期之作,而早期作于真定的作品大都散佚.第二章从白曲中概括出"隐逸"、"情爱"、"风景"、"咏物"及"复合型"等五类主题,从文化传统和时代气候两个维度进行解读,旨在把握其文化品格和作者心态.认为隐逸避世是弥漫于白曲中的核心精神,非常典型地表现出作者内儒外道、儒道互补的传统士大夫风貌与心态.这与作者身世经历、历史境遇、文化传承有关,也与当时的思想潮流如全真教兴盛有关.第三章以元曲发展史为背景,讨论白曲的艺术风格、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将作者划入与本色派相对的文采派.认为白曲无论是在意境的创造上,还是语词的使用和格律化方面,都具有向诗词复归的文人化、雅化倾向,表现为"清秀雅丽"的风格特征,从而与同属文采派的其他散曲作家区别开来.最后论定白朴是元曲发展第二期中第一个登上曲坛的文人作家,时逢元散曲尝试准备期之后的创作高潮期,不但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而且对于散曲文采派的形成起了推动、促进作用,开了后来乔、张骚雅派的先河.白朴与本色派的关汉卿同时登上曲坛,双水并流,两峰对峙,在思想内容题材风格方面无不给此后的作者以影响.隐逸、情爱、风景成为元散曲的三大主题,在白曲中已经初具格局.因此,白曲在元散曲中虽然数量不是最多,却是散曲发展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评价.
其他文献
2005年11月26日九江发生的5.7级地震,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作为市委机关报的《九江日报》,反应迅速,周密部署,有序应对,及时传达了党和政府
作为清代“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在人才辈出的清代文坛,郑板桥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和文风,为自己谋得了一席之地。而“扬州八怪”作为一个文化群体,则代表了具有人文主义思想萌芽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该文试图对"对腐败文学"做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并解决目前有关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但限于篇幅和一篇论文相对固定的论述角度和风格,要面面俱到是勉为其难的.该文力
自从有了语言,人类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在历史上,文学这门艺术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它几乎负载着人类文明的全部信息,是各个历史阶段人类生活和理想的鲜明写照.它表达着人们的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体发展的成熟期,文体学是这一时期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学术界公认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至今还没有一部专著采取了“竭泽而渔”的研读方法,同时对先秦
相对于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这些由边缘走向中心的作家,赵树理似乎是由中心走向边缘.尽管赵树理的作品在表现的丰富性、多义性、深刻性以及对自己创作的不断超越与突破上,
探讨了“地”在交流电和直流电中的使用目的及连接方式,并把“地”在两者中的连接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