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全球生态持续恶化,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的重视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生态道德教育也因此成为各级学校基础教育或专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惯性影响下,不仅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的21.8%,而且对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教育严重缺失,这既有违教育均衡化原则,也不利于“四个全面”特别是全面小康的推进和落实。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生态道德素质的提升关乎国家的未来、和谐社会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为农村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未来,是现代城市和社会的建设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素质能够让留守儿童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可以使未来社会拥有更多具有生态意识和环境责任的建设者。本文基于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现状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我国传统生态道德思想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以此为基础对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其次,通过对安徽省当涂县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生态道德知识缺乏、生态道德情感缺失以及生态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生态道德代际培育意识,解决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学校构建生态知识教学体系,鼓励和指导儿童参与生态监护人发挥监督、引导作用、促进生态道德行为养成,学校要转变育人理念,有计划组织地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构建家庭学校一体的评价体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第三,主张加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为抓手,开设生态道德课程,开展生态道德实践,营造校园生态文化,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同时,发挥监护人的监督引导作用,通过学校、家庭和乡村的合作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素养,帮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培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在农村,但不管将来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走向城市,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善恶决定他们将来是成为社会生态建设的促进者还是破坏者,因此,留守儿童父母不能因为生活所需或工作所迫而忽视留守儿童的生态道德问题,学校要维护留守儿童的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权利,社会要避免留守儿童沦为生态道德环境问题的受害者,确保留守儿童能健康全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城市更新改造速度和规模。在更新过程中,新建筑中存在旧地块的现象经常出现,进而引发新旧建筑的矛盾。因此,必须要深入分析建筑设
中国传统社会,孝德作为整个伦理体系的核心与诸德之首,曾对中国民众的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根本上维系了家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中国当代社会,孝德作为一
生态正义,指的是任何人,无分世代,不论国籍、种族、民族以及阶级,也不分性别、城乡、文化、地位与贫富等等,他们都共同享有安全、整洁以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权利,被具备免受破
通过对消防炮射流微元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了各种环境影响因素作用下的射流轨迹运动方程。运用MATLAB中的Runge-Kutta算法对方程组进行计算,并且编写ODE45模拟程序进行仿真,
现阶段,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强化环境检测管理,对建设项目环境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理,能够转变传统"重建设,轻环保"的错误理念。项目建设环境监
目前,全国各城市电视台都开办了一定数量的自办栏目,但是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其发展现状不尽相同。成立于1990年的宁德电视台,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开
该文以实证研究的形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浙江省城乡地区一手样本数据为研究支撑,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保险消费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除了考虑家庭结构、收入水平等传统特征
本文以进化博弈论和计算机C语言为分析工具,从2*2矩阵扩展至10000*10000矩阵,根据不同的演化规则比较演化代数的变化,以此仿真不同背景下道德的存活、稳定以及扩散问题,从封
“俭”是中华传统伦理范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从语义角度入手,归纳总结了权威辞书中“俭”的释义,并在此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力图厘清“俭”的渊源及其发展脉络,同时借助
利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方法对影响村民自治参与意愿的主体性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收入水平、教育年限、社区服务需求多样化、自评管理技能水平、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