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P.Salovery和S.Mayer提出了情商(E.Q)这一概念,也称情感智力商数,用于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巴甫洛夫实验也证明: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有效工作。语言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认知活动。学生外语学习的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受智商(I.Q)的影响,情商因素(E.Q)所起的作用更大。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知技能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外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我国的英语语言教育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英语语言教育都将培养认知技能放在首位,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个体情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教授过程中缺乏与学习者的交流,而学生对教学模式、教材和教学评估更少有选择决定权。结果造成学生学习以通过考试为唯一目的,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则极低。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发展,把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渗透到教育和教学之中。本文以社会构建主义模式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学生、教师、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的互动过程来促进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避免和降低消极情感。社会构建主义模式综合了人本主义、构建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的精髓,强调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产生于社会互动活动之中的。本文分析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情感现状,从学习者、教师、学习任务和课堂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情感教育因素的策略和方法,注重了四者在互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各自的情感特征,他们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一定的符合自身需要的情感策略来提高动机,增强信心,减少焦虑。教师因素在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教师可以为学习者创造更好的学习气氛,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发展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恰当的学习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遵循自己的教学理念为学习者选择活动;而学习者以自己的模式理解并实施任务,因此学生和教师是通过任务连接起来的。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师都应该选择能够促进学习者积极情感的任务来促进认知和发展。学习者只有处在和谐友好的课堂环境中,才会有安全感,而师生之间交流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得到更好的促进。本文通过两个调查实验证明这些情感策略和方法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得到健康地发展,从而进一步说明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在当今社会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通过对情感因素的深层次的探讨,一定会改变英语教学中重知轻情的不合理现象,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其他文献
<正>油砂作为非常规资源的一种,其资源量丰富,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充当着主要角色。在目前的开采技术条件下,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4年的研究,世界上油砂油的可采资源量为1035.1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自党中央、国务院敲响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钟声后,全国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港口对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任何一个港口的调度部门都是整个港口管理工作的核心
高职英语教学应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严重缺乏实用性,教学内容中重知识传授、
近年来,遗产地旅游蓬勃发展,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城市历史景观(HUL)理念,强调包括历史景观环境在内的聚落整体在应对变化
庞德社会学法理学受到索罗金文化整合理论的影响,实质上是一种基于社会利益的文化整合与规范整合相结合而探讨法律与社会整合问题的学说。这种理论的(可能)代价是法律工具主
饱和土在理论上一直以两相饱和孔隙介质模拟,利用Biot饱和孔隙介质动力方程纵波解耦的u_i-p(u为波动的振幅位移,p为孔隙水压)解答,结合排水的Somigliana表象积分,能够完成饱
吴聿所著《观林诗话》论及了苏轼、黄庭坚、王安石、陈师道等诸多北宋诗人,特别推崇苏轼,夹以记叙世人的轶事趣闻,而且论及立意、音律、字词、对仗等创作技巧,兼顾了“论诗及
对文论本土化问题的辨析,要厘清讨论该问题时容易陷入的理论误区,找到进入本土化问题的有效切入点。跨文化身份意识既是解决文论本土化问题的核心,又是总结当代文论本土化经
本文探讨了3-6岁幼儿性别恒常性发展及性别角色获得等进行问题研究。此项研究基于三种不同年龄区间(3-4岁、4-5岁、5-6、7岁),两种基本性别属性(男/女),来对幼儿性别恒常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