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东黄海海域海洋蟹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报道极少。本论文以我国近海及其邻近水域的日本蟳和双斑蟳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地理群体样品,利用线粒体DNA COI基因的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记结合形态学标记,揭示其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探讨其与海洋地理学演变的关系,阐明古气候变化和地理环境因子对蟹类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弄清日本蟳和双斑蟳群体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可为其资源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四种方法对中国沿海的日本蟳7个地理群体进行形态学差异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蟳群体间的差异为不同地理种群的差异程度。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日本蟳各群体大体上按照分布海区的不同而聚集在一起,并且无与地理距离相关的明显聚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47.639%、19.004%、12.270%、10.178%,其累计贡献率为89.090%。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威海群体和舟山群体的判别率最低,均为40%。其中长江口群体的判别率最高,为73.3%。日本蟳7个地理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56.5%。根据判别分析结果得到两个典型判别函数,它们的贡献率分别为76.4%和14.2%,其累计贡献率为90.7%,判别分析的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日本蟳渤海群体、东海群体和黄海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分别对双斑蟳日照、胶南、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4个群体的形态学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4个取样点双斑蟳群体未达到亚种差异水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日照群体和胶南群体的欧氏距离最小,胶南群体与舟山渔场群体间的欧氏距离最大,黄海群体与东海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23.685%、16.475%、13.662%和10.245%,累计贡献率为71.657%,第一、第二主成分散点图显示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日照、胶南、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群体的判别率分别为73.7%、78.6%、36.7%和56.7%,4个群体的综合判别率为61.4%;根据判别分析获得两个典型判别函数,其贡献率分别为52.7%和35.4%,累计贡献率为88.1%,典型判别函数散点图的分析结果支持上述两种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本研究认为东海的双斑蟳群体与黄海双斑蟳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推测是由长江口的冲淡水对双斑蟳浮游幼体的阻隔作用而引起的。为了解释西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遗传模式,学者们提出了几种合理的假设,如更新世冰期的循环导致海洋生物出现遗传分化和种群扩张;由于洋流的影响而使得海洋生物的基因趋于同质性;长江口冲淡水的存在使得黄海和东海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了一个影响物种遗传模式的物理屏障。本文研究了上述因素对东海和黄海以及邻近海域日本蟳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选取了9个地理群体共169个日本蟳个体并对其线粒体COI基因进行研究,共检测到14个单倍型,其中H1单倍型存为所有的群体所共有,并且数量上占明显优势;而在北部的三个群体中发现了另一个相对本地化的单倍型H2。单倍型在我国沿岸水域的分布频率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从南往北,单倍型H1的频率呈下降趋势。海州湾存在一个弱小但显著的基因屏障使得日本蟳群体分化为北部和南部群体,这种分化的出现可能是受到海州湾附近环流和地理隔离的影响。北部群体和南部群体内没有出现显著的遗传分化,这表明洋流为群体内的基因交流提供了便利。本研究着重体现了地方性环流对东黄海近岸性海洋生物遗传结构的重要影响,尤其是近岸产卵的海洋物种。对于海洋洋流会导致海洋生物大范围扩散的假设应当进行更加深入、仔细的研究。海洋生物幼体的自由扩散可能对其物种的遗传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不同海洋生物的幼体扩散策略可能是不一样的。本研究采用658bp长度的COI基因片段来研究双斑蟳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幼体的浮游扩散。选取了黄海和东海5个地理群体67个个体,共检测到24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态度和平均核苷酸多态度范围分别为0.2000±0.1541(舟山)到0.8333±0.1265(南麂岛)以及0.0003±0.0005(舟山)到0.0026±0.0019(南麂岛)。分子方差分析以及两两群体间FST值表明东海和黄海的双斑蟳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同时也说明了双斑蟳幼体浮游期的扩散能力很强,幼体没有滞留现象。核苷酸不对称分布显示双斑蟳群体经历了种群扩张,浮游幼体随洋流的扩散以及近期经历的种群扩张可能是双斑蟳群体遗传结构出现分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