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焦虑和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探索生命意义和形成人生观、价值观时非常重要的两个心理学概念。自我同一性的顺利发展对青少年正确面对存在焦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反之亦然。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编的中学生存在焦虑问卷和加藤厚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为研究工具,对59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并且对存在焦虑与自我同一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论如下:(1)自编的中学生存在焦虑问卷共分为四个维度:谴责与内疚焦虑,空虚与无意义焦虑,孤独与疏离焦虑,死亡与命运焦虑。四因素结构清晰,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在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中学生存在焦虑总分及各分维度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性别、家庭来源和学校类型这三个变量上,中学生的存在焦虑没有显著的差异。非独生子女的存在焦虑高于独生子女。理科学生在存在焦虑总分和孤独与疏离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学生。在年级变量上,六个年级在存在焦虑总分、空虚与无意义焦虑和孤独与疏离焦虑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3)不同类型同一性地位的中学生存在焦虑有显著差异。同一性扩散地位(D)的中学生存在焦虑水平最高,权威接纳地位(F)的中学生存在焦虑水平最低。在四个分维度上,在孤独与疏离焦虑这一维度,积极的延缓地位(M)得分最高,其他维度同一性扩散地位(D)的得分都是最高的;在谴责与内疚焦虑这一维度,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中间地位(A-F)得分最低,其他维度都是权威接纳地位(F)的得分最低。(4)中学生存在焦虑的水平与自我同一性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现在的投入和将来投入的愿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过去的危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四个分维度与自我同一性的三个维度分别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5)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水平对存在焦虑有预测作用。现在的投入对存在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过去的危机对存在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对存在焦虑没有明显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