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乙醇连续发酵实验及其冷凝系统的能耗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乙醇发酵技术的开发研究对于发展农产品节约化加工技术、替代石油的新型清洁能源生产和化学原料的低成本制造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乙醇发酵系统运行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建立了一套有效容积4L,装配膜面积0.024m~2,包括原料处理、产物回收及反应条件控制的新型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系统。直接采用工业酵母进行发酵,测定了各种条件下发酵液及冷凝液的变化,对冷凝系统进行传热、耗能计算,总结出了硅橡胶膜生物反应器乙醇连续发酵过程的基本控制条件,并对系统的操作性能及其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可行
其他文献
近年来稠杂环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日益成为杂环化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异噁唑类化合物表现出抗痨抗菌,治疗胃溃疡,胃炎,心跳过缓,胃肠痉挛,脑血痊,降低血糖等多种药物活性作用以及除草,杀菌杀虫剂,抗真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受到了许多药物化学家和农药化学家的关注。1,2,4-均三唑,噻二嗪,噻二唑,噁二唑,咪唑等单杂环以及由这类单环组合的稠杂环也表现明显的生物活性,如抗菌,除草,驱虫,消炎,调节植物生长等。
学位
本论文结合流动注射技术,考察了鲁米诺-过氧化氢这一经典化学发光体系在各种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的化学发光行为,详细研究了化学发光强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变化,首次发现在所研究的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化学发光可出现峰值最大。 这一实验事实不仅为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表面活性剂CMC奠定了基础,也为监控胶束形成过程提供了简单直观的指示,对进一步研究胶束体系中的化学发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据此建立
学位
采用多个合成方案,制备了多个基于钴氰化锌的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并用XRD、IR、元素分析、原子吸收等多种手段对DMC催化剂的化学组成、结晶形态、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ZnCl_2、有机配体及其引入方式、温度、搅拌速度等对DMC催化剂形态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形态与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重点考察了过量ZnCl_2和有机配体在DMC中的作用,包括对DMC的形态,结构和催化活性的影响。过量Z
学位
本文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亲水化改性,并以改性的聚偏氟乙烯膜为基质制备中空纤维亲和膜及聚偏氟乙烯—壳聚糖膜,分别用于血浆中γ-球蛋白的分离和胆固醇的脱除。 首先,利用NaOH、NaOH/乙醇、KMnO_4/KOH(NaHSO_4/H_2SO_4为还原剂)等三种碱性体系分别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进行处理。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经碱性体系处理后,膜出现了羟基等带氧亲水基团;从X光电子
学位
以一株产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cetolacetate decarboxylase,EC.4.1.1.5,简称ALDC)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BL_4为出发菌株,进行诱变育种,以期获得高产菌株,并通过优化培养基组成、产酶条件和提取条件,进一步提高酶产量,旨在为ALDC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1.研究ALDC提取条件,确定采用超声
学位
本论文通过测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发酵过程中的pH值、溶氧量以及纤维素酶活等主要参数的动态变化,探索大规模液体发酵所必要的发酵参数。MC1在分解纤维素初期pH迅速下降,然后逐渐回升是共同的规律;当pH值回升曲线为下凹型时,菌系的分解活性较高,反之,出现上凹型曲线,则活性受到抑制;在静置发酵方式下通过容器中液面积与液深调节溶氧,保持最佳发酵状态的液面积与深度比在7.9-13.5之间。对MC1连续
学位
本文对圆褐固氮菌G-3菌株生产聚羟基烷酸(PHA)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摇瓶实验结果表明,蔗糖是固氮菌G-3菌株的最佳碳源,氮源对固氮菌G-3菌株生物量的影响较小,较高的氮源甚至会抑制菌体的生长,但有机氮源对PHA的合成有利。在分批发酵的基础上,采用指数流加模型和间歇流加补料技术对PHA的发酵过程进行控制,PHA的产量可得到大幅度的增加,细胞干重(CDW)分别为26.5g/L和38.4g/
学位
纳滤膜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膜,由于具有两大显著特点而得以广泛应用:一是其截留分子量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约为200-2000;二是由于纳滤膜表面的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所以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留。纳滤膜的分离机理可用浓差极化模型、非平衡热力学模型和细孔模型、电荷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固定电荷模型)和静电位阻模型等来描述,其中细孔模型和固定电荷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中性溶质和电解质的纳滤透
学位
本文包括六个章节,主要对重组人干细胞因子(recombinant human stem cell factor,rhSCF)的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包括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摇瓶培养条件和发酵罐间歇培养的发酵生产,以及目标蛋白的分离纯化。 1.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通过摇瓶发酵对用大肠杆菌(E.coli)DH5α/pBV220生产rhSCF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几种常用的培养基中筛选出
学位
渗透蒸发是近十多年膜分离技术研究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从膜材料、膜过程机理到工程应用都得到迅速发展。渗透蒸发膜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时,对采用传统手段难以处理的恒沸物、近沸点物和共沸物等体系具有特别的优势。本研究中,采用实验室自制的新型硅橡胶复合膜构造了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并用于连续发酵制造乙醇,对模型乙醇-水溶液和实际发酵液的分离性能、反应器系统乙醇连续发酵操作参数的控制、操作参数对膜的分离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