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叠合盆地多期构造变动与晚期成藏效应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hf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部复杂叠合盆地蕴含大量的油气资源,总量占我国总资源量的近50%,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储备基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油气规模的两大盆地。前人对叠合盆地的研究大都关注于盆地的演化进程、构造发育史或者局部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但由于复杂叠合盆地具有独特的复杂构造变动调整特征,使得人们对其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难以很好把握,使得后期在“源控论”、“梁控论”和“断控论”都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打开勘探局面,缺乏新的地质思想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  本次研究立足于西部复杂叠合盆地多期构造变动的独特特征,首先从大量的实例出发,总结了复杂叠合盆地多期构造变动的基本特征,在结合了两大盆地不同地区、不同层位探井的埋藏史恢复的基础上,按照复杂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的发生时间先后、强度的变化和对地层影响的程度,将地质构造变动组合划分为5大类,即持续埋藏型、先弱后强型、中期强烈型、先强后弱型以及剧烈反复型,并且对两大叠合盆地的构造变动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基于大量实例的资料统计发现,综合前人以往的研究成果,得到复杂叠合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表现为多期成藏具有普遍性、晚期成藏最具有效性的结论。通过对两大叠合盆地的典型油气区带的成藏分析,归纳出叠合盆地多期成藏的基本模式,阐明了了晚期成藏效应的有效性。  通过理论分析和典型实例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晚期成藏效应的动力学机制划分为4大类,即超压滞后了油气的生成作用、地质门限滞后了油气的聚集、持续埋藏裂解原油形成了新气藏和古油气藏的“破古立新”作用。  按照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基于上述的研究分析,按照多元复合-过程叠加-晚期成藏的理论思想,以构造平衡带为衡量晚期成藏的标尺,定性的对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石炭系四层的晚期成藏有利区带进行了预测。得到了包括寒武系的英买力-轮南地区、奥陶系的塔中低凸起、轮南凸起和英买力低凸起、志留系的英买力低凸起和满加尔坳陷东南部地区、石炭系的英买力低凸起、塔中低凸起和轮南低凸起在内的9个晚期成藏有利的区带。
其他文献
本文对地球物理方法在三峡库区滑坡探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系统地讨论了滑坡探测技术的现状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特点,提出地球物理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滑坡体中应用时存在
日本植物技术实验室的科学工作者,用细胞融合技术,将野生胡萝卜和栽培胡萝卜的细胞相融合,培育出了外形、色泽与栽培胡萝卜相似,但却具有野生胡萝卜的抗病、耐寒特性的胡萝
以花粉管通道途径向大豆导入外源DNA,变异后代已达D_4代。 受体为栽培品种吉林20号、吉林16号;供体足野生豆、半野生豆和栽培豆。从439个D_1植株中得12株变异株,变异率为3%。
本文以国家住房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广州红丰小区岩质边坡喷混植生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工程中分析并且总结出了植物品种的筛选,混植生基材的改良以及喷混植生施工工艺的改进,具
当前越来越多的领域(例如城市遥感,城市规划,军事和国防等)需要准确及时的建筑物高度信息,传统的基础测绘信息难以满足需求。随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系统投入商业运行,实时、高精度
针对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尤其是采空区下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易发生煤壁滑移片帮以及现有煤壁片帮深度预测和片帮控制方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斜沟煤矿13号煤层23103首采工作
In order to support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 applications in future Fifth Generation(5G) systems,a key technical challenge is to design a highly
山区泥石流威胁人口数目众多,且具有相当的破坏力,对居民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严重制约山区的发展和建设。对泥石流的各项特征、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不仅能解决
扶余油田作为一个亿吨级的大油田,存在很大规模的高粘度储量,这部分资源开发效果如何,对扶余油田的采收率有很大影响。论文从生产需求出发,通过对研究区块的构造、储层、油藏、流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国,而地质灾害往往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为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弄清地质灾害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火洛古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