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疑问代词的混合式是非问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有疑问代词的混合式是非问句,具有特殊的结构形式和疑问功能,兼具特指问疑问代词和是非问语气词两种疑问标记,可以呈现是非单层问和是非特指双层问两种功能类型。本文从句法结构类型、疑问语义层次、探询功能特征及话语策略、历时形成轨迹等多角度对混合式是非问句进行系统性研究。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课题的研究意义,对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方法等进行系统介绍,详细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研究混合式是非问句的句法结构类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对混合式是非问句的五种典型结构:兼语动词式、能愿动词式、心理动词式、时态助词式和任指式的句法结构、内部特征等进行描写与分析。
  第三章分析混合式是非问句的疑问语义层次和焦点。根据疑问代词所依附的事件与是非问语气词“吗”“吧”的约束关系,分为直接约束和间接约束两种情况,然后讨论各种情况下问句的疑问语义层次和疑问焦点分布情况。
  第四章研究混合式是非问句的探询功能特征及话语策略。在探询功能特征上:第一,在交际中因为疑惑程度的不同,问句可以呈现为询问求知和猜度求证等不同功能类型;第二,问句发挥是非特指双层疑问功能时,因为间接言语行为的作用,双层疑问焦点会有主次性,外层是非问疑问点为次要疑问焦点,内层特指问疑问点为主要疑问焦点,并且双层疑问功能的实现具有层级次序性。在话语策略上:人们广泛使用混合式是非问句的背后,有着礼貌原则和经济性原则的推动作用,它是一种优化配置的疑问交际方式。
  第五章探讨混合式是非问句,作为是非特指双层问句式的形成轨迹。混合式是非问句的双层询问模式在元末明初已经出现,其形成轨迹主要有两条:一是测度是非问与特指疑问句的合璧演化;二是含有疑问代词的“吗”字反问句,因为反诘语气的弱化,向有疑有问的真性疑问句发展,形成具有双层疑问功能的特殊句式。
  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概括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陶东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研究实践。陶东风作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研究学者之一,其批评实践贯穿了中国文化研究从引介到繁荣的阶段,开展对他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目前对陶东风的研究未注意到公共性理论在他思路中的重要地位,也缺乏对陶东风公共性文化研究的系统梳理。本文尝试从“公共性”视角出发,联系陶东风的批评实践,讨论陶东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绪论部分介绍陶东风文化研究的异
学位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对文学各领域有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情结、积极想象与自性化等观念对文学活动有相当的解释力。本文试图在分析心理学视域下,对文学活动与心理的关系进行梳理与重释,以期显示出文学活动在心灵建构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指出积极想象和自性化理论对于文学活动研究的特殊意义。第二章
学位
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1912-1991)是20世纪50-6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批评家和理论家之一。作为宗教气息浓厚的理论家,他对基督教教义《圣经》颇有研究,在弗莱的理论中,他最主要的两个理论核心“神话”和“原型”都无法脱离《圣经》独立存在,就像《圣经》无法脱离整个西方文明独立存在一样。  弗莱在研究著名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ck)诗作的过程中发现,布莱克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的“NV”式双音名词(共343个),为研究对象,从结构、语义、认知机制等角度,对这类名词进行考察研究。  首先,对其结构和语义进行分析。这类名词的结构关系分为两类:偏正式、主谓式。Nm的语义受词法结构的制约,据此将偏正结构分为9类,主谓结构分为2类。Vm的语义不受词法结构的制约,分为生物运动、社会活动、运动变化3类。语素到词义的演变过程分2个阶段:语素组合或融
学位
“动名”式双音动词,即由“动语素+名语素”构成的双音动词,该类词占全部动词中的34.1%,仅次于“动动”式双音动词,研究价值较高。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1463个“动名”式双音动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时与历时、描写与解释、分析与综合等研究方法,结合语义学、词汇学、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从内部结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认知机制和语义识解路径5个角度对这类词展开描写与分析。  首先,分析这
学位
《文选》李善注是研究初唐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问题的重要文献,其中有三千余条音注,包括李善自注及引音的全部字音和字义。服务於汉语音义学的研究,我们有必要进行李善音注材料的音义匹配工作。  《文选》李善注旁征博引,音注情况比较复杂。基於胡刻本《文选》,提取李善音注材料,构建李善音注语料库,是开展李善注音义匹配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工作。  利用音义匹配、反切比较、计算机辅助、语言学和文献学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学位
唐沙门释玄应所撰《衆经音义》与沙门释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分别简称为玄应音义、慧琳音义)皆是佛经音义的代表之作。二者旨在疏通佛典,正明音义,以佛经为反映对象,收录佛经中的疑难词语,并对其注音、正形及释义,在语言学、文献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就两者音义中所收录的大乘佛法经典之作《大般涅盘经》为例,分析两者在其注释过程中出现的异同。其中,慧琳音义中关於《大般涅盘经》的释义,是对云公音义的再加
学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怎样快速、准确、高效地从大量的互联网信息中搜索出我们所需要的文本成为了我们所要解决的难题。命名实体识别作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学术界受到重视和关注,最近几年也涌现了大量有关命名实体识别的算法。因此,无论是从理论或是实用的角度看,命名实体识别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文语料和中文现代文语料上,由于古文
汉字字频是汉字除形、音、义三个要素外的第四要素。考察历代古籍字频,有助于深入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同时对研究古代汉语的用字面貌、研究历代社会思想及文化风貌的变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有关汉字字频的研究现状后发现,前人的研究成果较少,其中以专书字频研究为主,历时字频研究次之,而断代字频研究则凤毛麟角。本文即以断代字频研究为切入点,选取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籍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和原始语料,分别从
汉语口语结构“V你(的)N”+“去(吧)”,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繁,本文基于三个平面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从语法、语义、语用、形成动因和认知解释等几个方面,系统研究构式“V你(的)N”+“去(吧)”。本文内容由以下六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说明语料来源。  第二章研究构式“V你(的)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