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是人类合作的前提(Gumperz, cited in Brown and Levinson,1978[1987])。汉语敬语是汉语礼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不同时期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主要涉及对汉语敬语的介绍与分类(Hong Chengyu,1998; Jian Zhaoqin,2008; Cao Chan,2012)、汉语敬语与日语等敬语系统的对比等(Luo Guozhong,1998; Liu Jia,2008; Song Jixian,2011)。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也有学者尝试从社会语言学(Chen Yuan,1983; Guo Xi,2004;Yang Yonglin,2004)、语用学(Gu Yueguo,1992)等理论视角对汉语敬语进行研究。主观性在分析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语言不仅能表达主观性,而且常常能表达交互主观性,交互主观性是在主观性的基础上衍生的。汉语敬语体现出较强的交互主观性特点。近年来,交互主观性已成为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及话语分析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目前这样的研究并不多见。对汉语敬语的交互主观性进行研究的学者(Wang Min and Yang Kun,2010)则更少,汉语敬语的交互主观性还有更多的探讨空间。本文拟从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视角探讨汉语敬语的交互主观性。巴赫金的语言学观主要表现为他的超语言学(translinguistics)理论,这集中地体现在其《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一书中。超语言学理论包括语言狂欢理论、语言体裁理论及对话理论,而对话理论是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的精髓,指的是话语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声音,它们形成同意和反驳、肯定和否定、保留和发挥、判定和补充、问和答等言语关系。对话理论最精辟的观点之一就是,意义产生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话之中。任何话语都体现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在说话者与他者的关系中表达意义。巴赫金不仅把对话看作是语言的本质,而且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存在就意味着对话的交际”。巴赫金首先把人的存在看成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的,认为任何—个人的意识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与他人的意识的联系中。巴赫金还强调了差异性在对话关系中的必要性。对存在差异性的强调,实质上是承认和尊重、‘我’之外的‘他者’。巴赫金对语言的基本认识,主要表现在:首先,语言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意识形态性。其次,语言具有未完成性和开放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表现了他对人类存在的独到见解,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巴赫金最早是通过对文学话语的研究正式提出并论证自己的对话思想的。他的话语理论也被称为“跨学科思潮”,伸向了人文学科的众多领域,但还未曾涉足对交互主观性的研究,是交互主观性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拟以《儒林外史》中的敬语和话语为语料来源,在巴赫金对话理论的视角下,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儒林外史》中的敬语如何体现交互主观性的特点;第二:《儒林外史》中敬语的交互主观性在话语中是如何动态地维护的。通过对《儒林外史》中敬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敬语体现交互主观性的方式呈多样性的特点,汉语敬语的交互主观性在话语中是可以动态地维护的。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汉语敬语的交互主观性的研究不仅可以扩展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人际交流及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等都有重要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