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关键在质量,质量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关键是教学,教学的关键是有效。有效性反映的是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并将效率、效果的意思包含其中。课堂教学行为是指课堂上行为主体及行为主体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促进主体间的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而有效教学行为则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具体到每一堂课,有效教学行为则是那些能促成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教学行为,从教育目的到课堂教学目标都是判断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现实依据,在其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行为必然体现出与它们相适应的特征,无论哪一个环节发生变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特征都必然随之变化。当今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仅重视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大力倡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自身的发展。基于此,笔者在前人理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地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要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做了简要的评述,并对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相关概念做了界定。第三部分,介绍了文献、观察及访谈等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对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观察和访谈法,并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当前普通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简要叙述。第五部分,在前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课堂讨论的认识,创设讨论机会;强化教师对自身非言语行为的重视;提高教师对课堂练习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课堂提问的公平性;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第六部分,对前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