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黑土生物群落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其含量与粒级分布对土壤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团聚体的形成过程就是土壤有机碳的固定过程,土壤生物在此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低温干筛法获得了>2mm、2~1mm、1~0.25 mm和<0.25 mm4个不同粒级的土壤团聚体,研究了团聚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线虫群落结构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以期揭示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常规耕作、垄作和免耕)黑土生物对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土壤结构和肥力的改善及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1)保护性耕作可明显促进大团聚体(>2 mm)的形成,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   (2)保护性耕作可改善各团聚体的保肥能力。垄作增加了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含量;免耕增加微团聚体(<0.25 mm)中有机碳、全氮含量。   (3)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活性。免耕和垄作增加了大多数团聚体中细菌、丛枝真菌生物量及丛枝真菌分泌物球囊霉素相关蛋白的含量。   (4)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线虫的多样性及活性。免耕和垄作提高了大多数团聚体线虫总数、食细菌线虫、捕食/杂食线虫和植物寄生线虫的多度;增加了团聚体中线虫多样性指数及结构指数。   (5)微生物生物量及线虫多度在团聚体中的分布模式取决于土壤结构本身和捕食强度,而耕作方式的影响不显著。   (6)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76%的土壤团聚过程与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和球囊霉素相关蛋白有关,且微生物量及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蛋白是保护性耕作土壤中团聚体稳定性增强的根本原因。   (7)保护性耕作是通过改变微生物和线虫群落结构,使得更多的基质碳被保存在土壤生物源碳库中,进而使有机碳的积累及稳定性增强;但这种机制随团聚体粒级不同而不同。在>1mm团聚体中,细菌和菌根真菌是影响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因素;而在<1mm团聚体中,革兰氏阳性菌、自由生活线虫及植物寄生线虫是影响有机碳积累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粪便中正大麻受体相关作用蛋白1和α-突触核蛋白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癌前病变
污泥的农业利用是污泥处置的一个有效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但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盐及重金属,其农业利用同时也会给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该文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
矿山开采造成的矿山固体废弃物生产量大、堆存量大、综合利用率低,并且占用和破坏土地,容易诱发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因此矿山固体废弃物成为威胁矿山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同时矿山细粒土资源缺乏,如何利用有限的细粒土资源,大量、有效的消耗矿山固体废弃物成为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也是研究的难点。“种植混合土”是通过利用掺入物充填矿山固体废弃物之间的大孔隙,以改善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理化性状,建立植物立地条
期刊
扬琴作品《圈》由西安音乐学院冯季勇副教授于2004年创作完成,乐曲讲述了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循环往复和经历波折后的痛苦与思索.本文通过对作品中所运用到的演奏技法与传统扬
期刊
微生物和土壤固相都属于带电颗粒,两者的相互作用对微生物的活性及土壤中的物理化学反应,如微生物的迁移、矿物的风化、有机物质的分解、团聚体的形成及污染物的吸附与降解等产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