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伞裙老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xiant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战略部署,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南方电网公司正在启动以云贵新能源基地为中心的大规模特高压清洁能源输送主网架构建工作。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外绝缘主要应用复合绝缘子,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于特殊复杂环境容易出现异常老化问题,而云贵地区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其地表千沟万壑,地势起伏不定,气候复杂多变,如此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当地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性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的老化特性开展相应的研究。本文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在运超高压输电线路上抽取了10支复合绝缘子,开展了包括外观、机械、电气、硅橡胶材料等各项性能的综合评估试验,以研究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的运行状态和老化规律。结果表明,伞裙过度老化是该地区复合绝缘子最突出的特征。相较运行于平原地带的复合绝缘子,同批次投运的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伞裙劣化和受损情况更为严重,伞裙普遍存在破损和缺失,憎水性丧失更快,且硅橡胶扯断强度和抗撕裂强度均大幅降低。同时,伞裙的劣化和破损还会导致绝缘子串电气强度和护套-芯棒界面性能的下降。因此,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老化规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伞裙老化程度的差异上。为进一步评估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伞裙的运行状态,对伞裙积污情况,包括盐密和灰密,污秽成分和粒级等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平原地区的复合绝缘子,长期运行于喀斯特地形区的复合绝缘子整体积污更加严重,污秽成分中Ca2+、CO32-离子及难溶的Ca CO3颗粒含量更高,污秽颗粒的平均粒级更小。为解释上述现象,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复合绝缘子积污过程,建立了伞裙表面污秽颗粒沉积模型,并开展积污特性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受环境风速和湿度的显著影响,其中风速越大,表面大颗粒数量和总体积污量越少,污秽平均粒级也越小,湿度的作用效果则相反。线路电压也会影响表面积污量,污秽度随电压的增加而上升,但不会改变污秽颗粒的粒径分布特征。仿真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积污规律的特殊性。喀斯特地形区复合绝缘子伞裙的老化特性与当地气候、地形条件及表面污秽等因素有重要关联。具体而言,当地长期大风会对伞裙产生物理破坏,使伞裙表面出现裂纹,频繁的酸雨能够将伞裙表面污秽中特有的石灰岩碳酸盐成分转化为强酸根离子SO42-,并通过裂口侵入伞裙内部,对硅橡胶分子产生化学腐蚀,造成PDMS主链断裂和ATH填料分解。由于风、雨、污秽对复合绝缘子伞裙的破坏作用存在协同效应,因而大大加快硅橡胶老化速率,导致伞裙的异常老化。此外,运行于喀斯特山地垭口位置对复合绝缘子伞裙性能尤为不利,垭口处风速由于狭管效应可超出平地25%~50%,长期承受高速强风会使伞裙从根部产生疲劳开裂,进一步发展成部分或整片伞裙破损缺失,显著缩短爬电距离,危害复合绝缘子串电气性能。实际运维中对垭口处复合绝缘子伞裙的完整情况应予以重点关注。
其他文献
基于等离子体的独特性质,等离子体在合成氨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合成氨目前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楚、能量效率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在常压下开展等离子体合成氨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反应参数优化、通过添加氦气与电压波形调制提升能量效率、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合成氨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搭建的同轴式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系统,研究了
学位
近年来,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造成土壤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因为其高效、快速、清洁的特性,在土壤有机污染修复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大量的研究集中于不同放电形式下各种类型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和反应途径,针对土壤内部放电特性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从电学和光学两个角度对针板电极下土壤电晕放电特性开展研究,主要的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搭建土壤电晕放电实
学位
近年来,超导电力技术快速发展,超导磁储能系统、超导限流器等超导电力设备样机已成功研制并挂网示范运行,应用前景广阔。在电力系统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过电流等故障,在长期的过电流作用下,超导电力设备很可能因损伤累积而发生性能衰退和损坏,从而严重影响其安全性、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电力系统而言,超导电力设备在很大程度上因缺乏可信的可靠性数据而未能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展超导导线
学位
低温等离子体的温度参数诊断对其机理及相关应用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发射光谱对其进行诊断。但是该方法首先需要采集发射光谱,并人工对其离线拟合,才能得到等离子体的转动温度和振动温度。因此,如何实时准确地进行参数诊断成为了目前等离子体研究的热点之一。而近些年来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机器学习,实现等离子体参数的实时诊断。首先,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产生
学位
真空电弧从阴极出发朝着阳极运动,携带着大量能量,对真空开关的阳极产生烧蚀,其程度极大地影响着真空开关的开断成功率和寿命等重要指标。真空电弧对阳极烧蚀的物理过程涉及很多方面,本文以磁流体动力学和热力学为基本理论,建立了真空电弧和烧蚀过程的物理模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了影响阳极烧蚀过程的多个因素。论文提出的仿真方法与分析结论可为真空开关的优化设计提供较好的技术参考。本文建立了真空电弧的磁流体动力学模型
学位
流注放电机制广泛地存在于诸如电晕、辉光、电弧、火花击穿等多个放电阶段和放电形式中,其核心要素是光电离及空间电荷的影响。目前,基于流体模型的放电仿真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进展,但是在同一个仿真模型中对放电类型进行宏观划分的研究几乎没有,对于连续放电中前次放电残余电荷的迁移运动过程及对后续放电影响的相关分析也较少。因此,本文主要采用基于流体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辅以实验研究,探讨了大气压下均匀场和非均匀
学位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是用于输变电设备过电压保护的重要电器。基于ZnO压敏电阻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广泛应用于交/直流电力系统,实现输变电设备对雷电、操作过电压的防护。随着国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和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各种电气设备对过电压绝缘保护设备的有效性及可靠性需求不断提升。ZnO压敏电阻性能的优化,不仅可以减小避雷器自身的体积和重量,也有助于绝缘配合的优化,已成为电力系统发展
学位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对新能源发电并网作用显著,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并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直流电网的电压等级迅速提升,对故障隔离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故障隔离功能的直流断路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机械式、固态式和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方案。现有的机械式直流断路器故障隔离时间长,避雷器吸能大;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通态阻抗较大,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时,通态损耗过高;混合式直流断路器通态损耗小,
学位
正极性先导发展过程是长空气间隙击穿与雷电接闪放电机理研究所关注的关键物理过程。先导放电本质是一种非平衡态热等离子体,其通道温度与电子密度及其电场等关键参数紧密相关,是决定先导通道等离子特性的基础参数。囿于测量方法不完善,已有研究主要针对m级以下间隙中正先导放电起始过程的温度特性,而对于m级以上间隙尺度中连续正先导放电通道温度的实测数据十分匮乏,致使对连续正先导通道等离子体参数的估计仅能基于局部热力
学位
目前,行波测距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输电线路当中,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为线路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但对于运行部门来说,还需要进一步地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以不断提升线路的防护水平,其中雷击故障的识别已经十分成熟,而非雷击故障原因的识别仍是目前的一个难点。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还较少,大多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数据驱动类方法,存在着数据样本少、可解释性还不足,难以推广应用等缺点。因此,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