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实验经济学将实验方法引入经济学,试图通过可控的实验环境对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并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检验。与实证方法相比,实验方法具有它独特的优点,是利用实证方法研究和解释经济运行的一个补充。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内外经济学家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现实的经济环境,来解释市场的运行机制、真实的行为人在市场中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何种机制可以促进市场的运行效率等问题。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Smith在实验室证券市场中发现泡沫以后,国内外学者先后研究了交易者经验及不同的交易制度对抑制泡沫所具有的作用,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研究已成为实验经济学一个非常有用的方向。Smith首次证明了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市场中仍然会出现泡沫,该结论挑战了经典的理性预期假说。其后,学者们开始研究哪些因素或制度可以减弱甚至是消除泡沫,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资产价格泡沫具有稳健性,诸如涨跌幅制度、卖空制度、交易费用等制度并不能够有效的使价格收敛于基础价值,经验是唯一可以有效的消除泡沫的因素,并且经验可以在不同的交易者之间进行传递,即有经验交易者的建议与自身经验具有相同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将影响更广泛且更具有专业性的专家预测纳入实验室证券市场进行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建立沪深两交易所以来,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如此,我国证券市场远未达到强有效市场,因此,证券分析师作为信息中介在我国证券市场中长期扮演重要的角色。那么专家如何选择其披露策略,其披露的信息对资产价格泡沫和交易量的影响是怎样的?本文以专家预测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考察了专家的披露策略(诚实披露或虚假披露)以及交易者经验对资产价格偏离程度的影响。本文共设计了三个实验市场,分别是虚假专家市场(即不控制专家的披露方式,但结果表明专家披露的大部分为虚假信息)、诚实专家市场(控制专家的披露方式)和混合市场,从实验研究结果看,虚假的预测信息降低了市场的效率,导致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程度更大以及交易量的增加。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证券分析师这一信息中介角色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有一个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的,在价格高于基础价值时,为什么还会存在对证券的需求?哪类投资者对证券的需求推高了泡沫?对证券基础价值具有较高质量信息的投资者是按照理性预期的那样采取套利交易还是选择骑乘泡沫?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价格高于基础价值时,精明的投资者将卖出被高估的资产而买入被低估的资产,从而能够消除错误定价。但是,现实市场的运行结果是否真如理论预测一般,本文在实验室证券市场中考察了不同类别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另外,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数据对卖空限制下异质信念(以证券分析师预测分歧程度作为其代理指标)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股票收益的影响做出了实证统计检验,初步得出了与国内外关于异质信念的研究较为一致的结果:在卖空受到限制的前提下,分析师预测分歧程度越高,当期股价越被高估,下期由于被高估的股价得到修正,下期收益率越低。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和实验设计方面。从前者来说,本文在实验室中纳入现实市场中作为信息中介的专家,研究其发布的不同信息对市场运行结果(包括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程度和市场交易量)的影响,同时本文创新性的在实验室证券市场中研究了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从后者来说,本文在实验室证券市场中采用了事先不固定交易期数的实验设计,这在国内外以真实行为人作为被试的实验研究中是比较少见的。之所以这样设计实验,是因为本文考虑到固定实验期数和回购价格会在实验逐渐接近尾声时会对交易者产生一个引导(end-play effect),最后的交易价格会不可避免的逐渐接近基础价值。为了避免这种引导,本文的实验设计既没有事先固定实验期数,又没有固定回购价格。由于笔者现阶段研究能力及客观原因所限,本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本文在对交易者进行分类时,仅将交易者按照能否得到优势信息分为知情交易者和普通交易者两类,而且仅对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进行了分析,没有具体分析普通交易者的研究策略;本文的实验未就泡沫的破裂机制以及泡沫破裂前后不同交易者的交易行为进行研究;三是在现实市场中,由于有许多因素都能够影响股票收益,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精确的模型来进一步的检验分析师预测分歧程度这一因素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后续的研究可以在这些方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