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寻找出防治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的有效方法并阐明针刺足三里穴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系统性整理非药物疗法防治CIPN相关方法;检索2009年1月至2019年3月针灸治疗CIPN的所有文献中的穴位组成,将结果录入中医传承传承辅助系统,实现过程为“数据的录入→数据的管理→数据的查询→数据的分析→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输出→对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的展示”等功能,最终导出数据,用于进一步分析;使用第5版《中华医典》检索,以“痹”、“麻”和“不仁”作为检索词,在《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灸》中的“内容搜索”处进行检索,通过Excel数据库收集与CIPN相关的文献条目。2.动物实验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大鼠奥沙利铂周围神经炎模型,分为针灸组、按摩组、模型组、正常组四组,每组8只,治疗21天后,检测大鼠体重和摄食量,进行机械性敏感实验、冷刺激实验和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结果1.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非药物疗法主要有四种,其中运动疗法能增强CIPN患者的平衡功能,按摩疗法能改善患者手脚的冷热症状,针灸疗法能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适合进行预防性治疗,物理疗法则对疼痛的减轻效果较优;检索相关文献,一共获得33篇合格的文献,一共涉及63个针灸穴位,共有28个穴位出现3次以上,三阴交、足三里、合谷、曲池、阳陵泉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穴位;检索所得古代文献为3条,分别位于《普济方·针灸》的第十五卷针灸门的足痹篇、《针灸资生经》的第五卷的脚弱(脚痹)篇,《针灸学纲要》中浑身麻木篇。2.动物实验研究:大鼠体重正常组大鼠在第14,21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大鼠摄食量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大鼠机械性敏感实验正常组大鼠在第7,14,21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11,0.001);针灸组在第7,14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4,0.015)。冷刺激敏感实验正常组大鼠在21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针刺组在21天时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31)。正常组大鼠的P物质(Substance P,SP)与模型组比较,S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5);正常组大鼠的谷氨酸(Glutamine,GLU)与模型组比较,GLU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针灸组、按摩组大鼠GLU与模型组比较,GLU水平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与模型组比较,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2B,NR2B)各组均无统计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磷酸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Phosphorylation of 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2B,P-NR2B)各组均无统计差异(P>0.05);正常组大鼠的CC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C-C motif)ligand 2,CCL2)与模型组比较,CCL2水平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针灸组、按摩组大鼠CCL2与模型组比较,CCL2水平减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结论1.文献研究与数据挖掘:非药物疗法与化疗药联合使用能明显降低CIPN的发生率和程度,主要有运动疗法、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物理疗法;下肢足三里配三阴交,上肢曲池配合谷,可能是防治CIPN的关键穴位;古代文献表明针灸足三里对于下肢不利、腰膝酸痛、屈伸不利、麻木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足三里防治CIPN提供理论依据。2.动物实验研究:本研究表明足三里穴能够防治CIPN,缓解温度觉及痛觉敏感症状,其机制能是通过下调趋化因子CCL2,抑制GLU表达,改善奥沙利铂诱导的末梢神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