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探讨新型抗炎因子白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以及作用机制,为卒中后脑保护临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大脑中动脉阻塞方法建立小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根据不同再灌注时间点收集脑组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缺血组织中IL-35蛋白以及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再灌注后12小时IL-35蛋白的表达改变。在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前后进行药物干预,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不同剂量rIL-35干预后对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不同剂量rIL-35干预后对再灌注损伤后小鼠梗死体积的影响。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选取最小有效剂量,在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给药,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模型后不同时间点rIL-35干预对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采用TTC染色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rIL-35干预对再灌注损伤后小鼠梗死体积的影响。通过检测行为学观察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最后,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rIL-35干预后对炎症因子IL-6、IL-1β表达对影响。结果:IL-3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蛋白以及mRNA水平的表达存在时间依赖性,再灌注后12小时前呈下降趋势,12小时至7天呈缓慢恢复趋势,再灌注后12小时表达为最低点。不同剂量rIL-3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前给药,5μg/kg以及10μg/kg可以明显减小缺血体积以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且5μg/kg剂量下对远期神经功能恢复有有利影响。同时在此剂量下,缺血再灌注模型后不同时间点给药证明,再灌注损伤后2小时及4小时给药可以明显减小小鼠梗死体积以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另外,模型前侧脑室给与rIL-35后,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我们的研究首次表明了新型抗炎因子IL-35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明显的时间趋势,并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rIL-3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前或后给药均可以减小小鼠梗死体积以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且rIL-35干预可以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6、IL-1β的表达。因此我们的实验首次证明了IL-35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卒中脑保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