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语中色彩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彩词作为对色彩最直接的表现,在日语中大量存在。日语中的色彩词从古代演化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性征,其构成方式多样,语义体系丰富,修辞功能强大,在熟语、文学作品及媒体等多领域被广泛使用。作为语言表达的着色剂,色彩词能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感染力,受到色彩感觉敏感的日本人的喜爱。而伴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来的色彩词,也接受着来自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与冲击,成为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的表达方式。日语色彩词引起了中日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色彩词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纵观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色彩词与日本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是研究的主流,而对于在实际运用中色彩词所承担的语用功能的考察还不够。此外,先行研究中多以古代色彩词为研究对象,对近现代日语色彩词的关注比较少。本文以现代日语色彩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色彩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和分析了关于日语色彩词的先行研究,并着眼于问题点,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立场。第二章为本论,首先研究了日语色彩词的历史变迁及使用现状,日语色彩词随时代发展而演化,新词的出现与旧词的消亡都是由与当时日本社会生产生活的依存度而决定。色彩词作为语言的着色剂,能使表达生动富有情趣,因此受到了色彩感敏锐的日本人的钟爱,在现代日语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其次研究了日语色彩词的构成形式,发现其构成方式灵活多样,可以以单一的色名构成,也可以通过附加各种成分构成;不仅有日语固有的色彩词,也从外语中吸收引进了大量的外来色彩词。其中借用植物、矿物、人名、地名等构成的色彩词形式极为丰富,且与日本社会紧密联系,是日语独有的色彩语。最后从语言实际运用的角度出发,从语义换用、印象特征和修辞的作用三方面挖掘了色彩词在使用中的功能价值。发现色彩词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新的涵义,从单纯的表色延伸为能表达各种意思,多样的语义使色彩词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展;色彩词本身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或积极或消极,是日本人的色彩意识最直观的体现,左右着日本人的色彩运用;色彩词在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既能生动刻画画面、渲染文字氛围,也能通过五感的共感表现,用视觉感官的色彩引起读者听觉、嗅觉、触觉等领域的反应,还能以换喻的方式隐晦地表现与色彩词本身的特征性质相似的事物。概言之,色彩词发挥着强大的修辞的作用,使文字表达不再生硬枯燥。第三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并阐述了今后的研究课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形式背后都潜存着社会文化的影响;语言也是表达的工具,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对日语色彩词的研究,不仅是对其性质特征的深入认识,更是对色彩词背后所隐含的文化要素的探究,也是对其在实际运用中的语用价值的挖掘。
其他文献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也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出现有关中小城市酒店的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选择沿海城市泉州,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
针对一类发生执行器故障的非线性系统,提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一体化鲁棒主动容错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设计含自适应律的鲁棒滑模观测器,并将观测器设计方法转化为LMI
慕课(MOOCs)是英文"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即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的简称。它先在国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海啸",然后又在中国教育界也刮起了阵阵"飓风"。但是,
通过研究喻昌黄疸证治特点,并考察其前后医家相关论述,重新审视喻昌在黄疸蓄血理论、外感内伤、阴阳黄论、湿热(寒)论等建立和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肯定其在黄疸证治史中承上启下的重
以一株无患子优树嫩叶为外植体,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筛选其愈伤组织诱导、体胚分化及植株再生的适宜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6-BA对无患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显著,在添加1.0
<正>随着《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正式发布,上海、浙江两地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逐步清晰,改革重点逐步明
在铁路发展飞速的今天,对于铁路行车安全和旅客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针对铁路基础设施的检测就变得尤为的关键,因此,研究简单高效、可应用于铁路领域的检测技术,具有
于非闇是中国近代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代表之一,他能画山水、花鸟,对花鸟画最为擅长。于非闇的花鸟画,观察认真细致,创作态度精益求精,形象刻画细致精微,所塑造的工笔花鸟画形象
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和决心。尤其在铁路建设方面,2008年10月份,国务院将“十一五”期间的铁路建设投资规模提高到
随着毒性中药在临床上应用于癌症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的病例增多,临床上应当合理、安全、有效的应用及管理毒性中药,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的同时,规避毒性中药带来的风险。文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