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技术的聚合物驱微观剩余油实验与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root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驱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三次采油方法,经聚合物驱替后原油采收率为50%左右,仍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加强对聚合物微观驱油机理的理解和聚合物驱后剩余油赋存状态的认识,对剩余油挖潜和提高采收率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结合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聚合物微观驱油机理和剩余油分布进行综合研究。首先基于二维刻蚀玻璃模型进行聚合物驱油实验,基于Oldroyd-B本构方程对聚合物粘弹性进行描述,在同一模型上进行粘弹性流体驱油模拟计算。基于CT扫描技术,设计聚合物微观驱替实验,获得各驱替时刻岩心内三维流体分布,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进行赋存状态和位置定量研究,比较不同渗透率岩心和驱替速度对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基于CT扫描实验获得的数字岩心,提取相应的孔隙网络模型,进行水驱和聚合物驱渗流特征模拟,研究不同驱替体系下剩余油分布的规律,分析孔隙结构和润湿性对聚合物驱替结果的影响。二维刻蚀模型研究表明,聚合物驱能够有效改善驱替液流动方向,簇状、盲端和油膜状剩余油均有减少;数值模拟实验中,在水驱基础上,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13.66%;真实岩心CT微观驱替实验表明,不同渗透率岩心中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结果不同,渗透率分别为3989×10-3μm~2、1543×10-3μm~2、813.6×10-3μm~2时,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分别为10.13%、6.30%和4.34%,在实验驱替速度下,随着驱替速度提高,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效果变好;聚合物驱孔网模拟结果表明,随渗透率的下降,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效果逐渐降低;改变模型润湿角,随着水湿程度的提高,聚合物驱采收率提高。
其他文献
泡沫是一种常用的油水井调堵剂,其可以通过叠加的贾敏效应等多种机理起到调整注采剖面、提高原油采收率作用。随着稠油资源的开发受到重视,泡沫流体也被广泛应用于控制蒸汽超覆、汽窜与热水指进,增大蒸汽和热水的波及面积。但是,泡沫仍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如何提高泡沫的耐温能力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其中具有较强耐温性的纳米SiO2颗粒能否进一步增强泡沫的高温稳定性则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本文首先通过静态泡沫
在海上高温高压气田开采中,由于高温高压的特殊性质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机械防砂筛管的冲蚀、腐蚀问题,如何对机械筛管在高温高压下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和优选尤其重要。而目前的筛管腐蚀实验多为常温常压下金属材料的挂片腐蚀,评价方法以重量损失为主,腐蚀速度预测模型多为经验预测模型。筛管冲蚀实验多为单点冲蚀,难以模拟井下非均匀入流情况,仅以冲蚀损坏时间进行性能评价,未形成体系化的筛管适应性评价和优选方法。基于上
页岩油气是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非常规油气藏,由于其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以及高含黏土矿物等特征,采用常规钻井及开发方式易发生粘土遇水膨胀、采收率低等问题。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不含水及固相颗粒,已被证明在石油钻井及压裂增产中具有可行性。SC-CO2开发页岩油气藏过程中的井壁稳定、压裂增产及实现二氧化碳地质埋存等是重点研究问题。当SC-CO2与页岩接触后,页岩力学性质变化会对SC-CO2钻井的井壁
致密油气储层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致密储层较低的渗透性使得开采较困难,为获得致密储层的油气资源压裂技术被广泛应用。压裂监测技术是压裂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压裂监测结果可以反映压裂的效果。但是目前压裂监测技术只能获取压裂裂缝的大致轮廓,较难描绘出压裂裂缝的具体形态。为改进此问题,本文利用压裂后储层的动态生产指标结合智能优化算法对压裂裂缝形态进行反演,为评价压裂效果和后续油藏开发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提出
目前,我国大部分陆上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地层非均质性以及注入水的长期冲刷,注入水主要沿地层的高渗通道突进,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需要有针对性进行调剖堵水。同时,随着油气开发向深部进行,越来越多的新开发油田面临着高温、高盐或低渗的开发环境,对调剖堵水化学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调剖剂的研究多集中于聚合物冻胶型和微球型,在耐温性、耐盐性和注入性方面还存在部分问题。本文重点研究
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期,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地层中形成固定的水流通道。低油价下,如何通过注采调整,改变地下压力场,改变水驱方向,强化弱波及区,是断块油藏降本增效的难点。水动力学开发方式是低油价下水驱油藏提质增效的一种主要手段。水动力学开发方式是指在井网相对固定情况下,不额外增加投资和成本,利用最经济的水驱开发方式,通过改变注采参数,改变油藏内部水压驱动方式,达到改变地下流场、降水增油和降本增效目的
渤海油区部分区块通过实施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良好开发效果。为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持续采用不同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以保持高速开采。渤海油区油藏沉积类型包括以原油粘度分布相对均匀、层间渗透率级差较小为特点的三角洲沉积和以原油粘度分布层间差异性较大、层间渗透率级差较大为特点的曲流河沉积,两类油藏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不同沉积类型油藏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组合模式尚未建立,尤
泡沫驱是一种重要的三次采油方法,视粘度高、封堵调剖能力强,对油水的封堵具有选择性,且具有提高驱油效率的作用。目前泡沫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泡沫在地层中不稳定。针对此问题,本论文建立了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T16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12组成的粘弹性体系T16/S12,通过实验研究了该体系的泡沫性能、流变性能和驱油性能,分析了三种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T16和S12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产生协
砾石充填防砂是开发疏松砂岩油藏的重要工艺,认清高压挤压后地层的形态特征,明确地层砂在砾石充填层中运移、堵塞对砾石层孔隙度、渗透率和射孔附加压差等参数的影响,对于预测砾石充填的防砂效果及优化直井砾石充填完井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数量级分析法确定了携砂液分散相所受各个力的相对大小,去除传统固液两相流公式中的可忽略项,运用多相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公式进行简化,形成了分析携砂液流动特性的计算方法。结合受力
井筒结垢是油气田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流动保障问题。对于深水油气田来说,陆上油田常规的防垢除垢措施面临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准确预测深水油气田井筒结垢风险和优化防垢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针对我国南海LS17-2深水气田的工况条件,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和模型预测相结合的手段,开展深水气藏开发井井筒结垢风险分析及防垢措施研究。基于深水含水气井井筒流动特征,进行井筒结垢模拟实验,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