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阳极Ni基催化剂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摆脱对贵金属催化剂的依赖是低温燃料电池技术获得普遍应用的一个前提条件。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APEFC)就是实现此目标的一种途径,它有望结合碱性燃料电池(A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优点:在电解质方面采用固体电解质代替液体电解质;在催化剂方面采用过渡金属或其氧化物。不过APEFC的发展并不象预期中那么顺利,除了合成高性能碱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困难,稳定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仍然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论文工作围绕APEFC阳极氢氧化反应(HOR)的Ni基催化剂开展研究,内容包括HOR相关基础电化学,多种Ni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HOR电催化。主要工作进展如下:1.计算Pt上氢电极反应交换电流密度的新公式交换电流密度io是电催化活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Pt上氢电极反应这种动力学快速的反应,为从极化测量数据计算i0,必须校正电极表面附近浓度变化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描述HOR的极化行为和求算i0,我们推导了一个小极化区的新公式:η=(iRT/2F){1/[i0(1-i/ia,d)0.5]+1/ia,d}式中ia,d为溶解氢传质的阳极极限电流密度。该近似公式同时校正了电极表面溶解氢浓度变化对平衡电势和交换电流密度二者的影响。以碱性溶液中Pt旋转盘电极的氢电极数据为样本对此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此公式对氢电极反应在小极化区的极化曲线的描述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求得25℃0.1mol/L KOH溶液中Pt上氢电极反应的io为0.10 mA/cm2,表观活化能Ea为33.5 kJ/mol。2.系列Ni基催化剂制备和表征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Ti、V、Cr、Mn、Cu、Ag、Au等掺杂的Ni基催化剂,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和O的程序升温脱附(TPD)等表征。结果表明,Ti、V、Cr、Mn以无定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Ni纳米颗粒的表面;Cu、Ag、Au则与Ni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合金。所有的这些修饰都未显著改变Ni表面与H的相互作用,但均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Ni表面与O的相互作用,这一改变以Cr氧化物的修饰最为明显。3.系列Ni基催化剂HOR催化活性的评估为了获得较准确的Ni电化学活性面积,经多方试验和对比,选定了测量Ni基催化剂表面积的规范,即-0.5 V(vs.RHE)预还原20 min后积分0.10-0.88 V间线性扫描氧化电量,按0.52mC/cm2求算面积。用此法得到的催化剂面积和上述i0公式,在30℃0.1mol/LKOH溶液中,求得Ni/C上氢电极的i0为0.87μA/cm2,表观活化能为41kJ/mol。Ti氧化物的修饰可使io提高约一个数量级;Cu的修饰可使io增大约2.5倍。4.表面电子结构可控裁剪导致Ni表面选择性抗氧化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与实验研究提出了通过对Ni表面电子结构进行可控剪裁实现Ni的选择性抗氧化的研究思想。计算发现,H与O在Ni表面的吸附行为明显不同,Hads主要与Ni表面的sp能带发生作用,而Oads主要与d能带作用;通过CrOx等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修饰可选择性地降低Ni表面d能带的反应性,同时保持sp带基本不变。通过表面修饰改变Ni表面电子结构而达到选择性抗氧化的设想得到Ni基催化剂的O-TPD和氢气激活实验的证明。例如,Cr氧化物的修饰使Ni催化剂的抗氧化性显著提高而同时保持对氢的活性,经强化氧化处理后其表面仍可在常温下被氢气还原激活。
其他文献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进行术前评估、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
自来水厂针对给水进行消毒处理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好达到消毒效果,必然需要针对消毒剂进行优化选用。二氧化氯在处理饮用水方面发挥出了明显优势,成为当前自来水厂
目的对我地区各级医院消毒和灭菌质量进行分析检测,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方法对2016年我地区各医院进行消毒和灭菌检测,检测对象包括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发展壮大同样也离不开教育。实用主义作为美国本土哲学的精髓,对美国的政治、外交、经济、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文章以常村煤矿瓦斯大口径抽采井施工为工程背景,探讨了不同施工方案下的钻井优缺点,并针对钻井施工步骤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与讨论,确定了存在厚表土层下的大口径瓦斯抽采
电力电子装置是公用电网中最主要的谐波源,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应用的日益广泛,电网中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因此,谐波的抑制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阐述了谐波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